考研网上

经验贴北大MTI第一名经验分享考研是为了什么(北大汇丰经验贴)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苏世学社,有深度的学习分享社区


/?写在前面的话?/

学霸经验贴,分享考研路上的故事



踏过荆棘,跨过坎坷,风尘仆仆从远方来的你,是否也想把自己经历过的喜悦或痛苦分享出来,为后来的人,挡挡风、遮遮雨,做那盏他们的引路灯。



每个考研人都曾通过各个渠道查看经验贴,并在其中收获学习方法、心路历程,一届又一届的传递下去。



又到了一年录取时,小苏陪着大家从看经验贴的人,变成写经验贴的人,见证了考研人的逐梦之旅,也更想听听你的故事。









今年4月份,北大mti考研拟录取名单公布,我也在名单之内,深感心中一块石头落地。我能在艰难的考研道路上一路走来,固然有个人努力的因素在内,却也必须感谢那些支持过我的亲朋好友、老师同学。今特写一经验帖,分享我的考研经验,仅供各位参考,希望能对想考北大mti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我的方法、道路或许只适合我自己,只求给大家一个参考而已。但是考研不是玄学,如果你考到第一名却还认为这是玄学,那将是不可想象的。考研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此消彼长,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想要以不劳而获的方式上岸是不可能的,大家一定要从实践中得出正确认识,用正确认识推动实践成功,切不可纸上谈兵、固守教条。





1

自我介绍







考研成绩:

初试成绩第一(418),复试成绩第二(90.60),总分第一(85.7)。



学习经历:

高中学的是文科,理科废物,高考英语139.5,文综还可以。对英语和文科基础知识掌握还算扎实。



2021届应届毕业生,本科院校是普通一本,英语专业,在实验班,本科方向是跨文化研究,主要课程涉及中英文学、英汉翻译、语言学等。没有考过catti。雅思7.5,托福96,专四优秀,会一点日语(但是第二外语对这次考研没用)。



个人情况(考前为准):

三线城市中等收入家庭,读书吃穿没有问题。本科单身,大三之后为了考研暂时不考虑找对象,主要精力在学习。身体素质一般,没有大问题。自制力还可以,偶尔玩游戏,没有上瘾倾向,偶尔看电影、电视剧(主要是动作科幻历史类题材),喜欢网上听讲座和公开课。信仰马列毛,预备党员。



语言天赋不错,自学过粤语、日语,英语除了听力之外底子都比较扎实。汉语水平一般,缺乏文学天赋,阅读量较小,写作能力一般,普通话不太标准。父母在理科大学工作,但是我理科一塌糊涂;因为长辈的教育,家里史政氛围比较浓厚,对历史、政治、哲学感兴趣,尤其对哲学、历史感兴趣。

?

1.选择学校和专业:

我比较幸运,本科所学的英语专业是我喜欢的专业,本科成绩也比较优秀,所以没有考虑跨考。我很谨慎,没有大的必要是不会跨考的,因为我觉得跳出自己擅长的领域考研风险太大,收益也不高。至于就业这方面,我没有考虑太多,因为与其承受巨大风险,不如在自己的领域里发挥优势。



选北大其实没有什么太多考虑。北大的学术实力摆在那里,没什么质疑的。文科生大多都有北大梦嘛。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一开始就清楚一个铁的事实,那就是北大的考研,必定很难。不过我也对自己有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于本科的学习,也就是基础、底子。再者,我看过北大mti的真题,里面的出题方向很对我路子(大量涉及文史哲)。我觉得北大招20个人,我冲一冲是完全有可能考上的,这才最终下决心考北大。所以各位择校必须把自己的实力与院校的考研难度相匹配,作一个理智判断,切莫盲目自信。



但我为什么选英语笔译呢?



人贵在自知。我考虑过英语语言文学,也很喜欢研读文学作品,但是想想自己毕竟不是这领域的尖子,于是放弃了。语言学也考虑过,但是后来畏于其繁重的学术研究而排除。口译听说赚钱多,不过我天生口语不好,说话笨笨的,听力是我最薄弱的一环,平时反应也比较慢,还是在书桌前琢磨文字翻译最合我胃口,最后敲定了笔译。



高中成绩还不错,高考感觉自己没有考好,特别是上大学之后,心中总有一种虎落平阳的不甘。我认为自己的才华是值得去北大发挥的,只不过由于某些因素使得我本科只能在普通一本窝着(比如高考的综合性,我虽然英语不错,但是文综、数学拉跨了)。当然,我意思不是说我本科学校不好,只是我认为有实力还是要到北大这类院校塑造。



本科期间说实话,周围很多同学在学业上的追求和我相差太大,我故而总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我在学习上的热情往往在冷冰冰的环境里得不到回应。我想北大绝对不乏顶尖的专业人才,我一定能在那里找到更多知音。古人云:“天命之为性,率性之为道。”人的性格大概已经决定追求的道路了,我也相信这是我正确的选择。

2

复习计划



毛主席说过,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却要重视敌人。我上面所说如何决定考研的院校和专业是战略决策,具体的复习则是战术的制定。



我2月-6月出国留学,此期间我专注于打英语的底子,因为我认为底子如果不够,是撑不起后面的具体复习的。7-8月学习百科知识。到8月为止,我进行的都是慢热型学习。9月开始练翻硕英语真题,10月开始背政治、背词条,11月中下旬开始练翻译和写作真题,12.14-12.25为最后冲刺。



我这路子有点野,不过恰体现了战略上藐视敌人的观念,因为我对自己各方面的水平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知道哪一门该多花时间,哪一门该少花时间,知道哪一门早复习更保险,哪一门晚复习更划得来。但是各位切莫机械模仿,我的意思是: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复习的节奏也要适合自己,不要盲目照抄别人的模式。复习的节奏也要有益于心态的稳定,不要因为太急而崩了心态。



复习的计划则属于战术层面,不能不实事求是地规划。在准备考研前必须广泛地了解各种考研资料,了解考研题目的类型,不然就没法安排有效的学习计划。我看了很多经验帖,了解了不同资料和参考书的特点,针对北大mti的题型,对参考书作出了相应取舍。当然,在具体复习的过程中也必须根据自己的进度,对计划作相应的调整,该放弃的资料要放弃,该增加的任务也要增加,不能主次不分、不知变通,我的学习计划就至少变动了四五次吧,反正一切以具体情况为准,实事求是是最重要的。



上面说这么一堆,是因为我非常重视“庙算”,即考研的决策和总体安排。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大的方向上的问题,往往是失败的根本原因。虽然尚未付诸实践,但是只要计划合理,加之踏实的实践,必然能有大的成效。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规律,这样才能成功地把理想转化为现实。

3

各科成绩和所用参考书目



a.政治

73,选择题41分,中规中矩。



今年政治难度不算大,选 、肖老还是 差距也不大,反正都是要自己狠狠背、细细理解的,得个70分不算太难,nb的同学还可以冲80,90那可能是神仙了。



只用了 ,毕竟时间紧张,10月才开始。我没有看任何网课,因为我觉得那太慢了。底子好的真的没

必要去看,网课主要针对的是基础薄弱一点的同学。



《精讲精练》,10月基本弄熟,毕竟文科生有底子,高中学的政治经济学实际上是九牛一毛,只有马哲还算学了不少,所以马哲部分我花的时间最少。大一大二读过毛选邓选(毛泽东思想可能选择题考得更多一点)。但是发现我的政治底子没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毕竟我读中学的时候还是十九大之前(以前奉若至宝的三个代表和科发观现在都不怎么考了……),所以这部分花的时间多了一点;精讲精练给我的最大感觉就是记忆点太多太多了,我的方法就是先基本理解性地过一遍,然后过几天过一遍,过几天过一遍,只求见到相关问题能打出对应答案(比方说,看见“四个全面以什么为引领?”你能知道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可以了),但是千万不要逐句背诵,你就是王安石、纪晓岚都没有那个本事。



《1000题》做了一半拉倒了,主观题一点没写。对不起肖老,肖老说至少要过三遍的,而我……这可能就是我选择题错一堆的原因吧。



肖八+肖四,主观题答案11月,12月狂背,一共花了12天,一天一套,每天背诵前几天背过的内容。大家按自己的背功来安排吧,因为每个人记忆力不一样,记忆模式也不一样。我高中背功练得比较扎实,所以采用的是最简单粗暴的逐句背诵法。肖老是永远滴神,肖八肖四不背就亏大发了。



《形势与政策》把重点部分记一下就好了,应付选择题。



b.翻硕英语



91,今年太简单了,80、90的都不稀奇,最高的同学有93分。



词汇:

大一到大三,牛津高阶词典分段背,这个实属野路子,不要轻易模仿,想搞慢热型的背单词,去用百词斩或者扇贝就够了。



星火英语四级六级词汇(最基本的), 的gre,sat红皮书,专八单词绿皮书。这三本你都搞定,那没有问题了。gre和sat里面很多沙雕单词,比如什么arroyo, funambulist, fumigation,考的几率不大,如果时间紧张就别背这种过于生僻的词汇了。?



有同学说:“万丈高楼单词起。”这句话十分正确。应试英语分数的“第一生产力”莫过于词汇量。背单词不管是以什么方法,词汇量大一定会有明显的优势。所以同学们一定要重视词汇量。背单词重在坚持,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完型、阅读、排序:

今年完型比较简单,简直不要太友好。我当时做完之后就感觉我一定是全对,因为实在是太无脑了,和高考比起来简直就是送分题。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的题目为主,有几个比较容易的介词题。



阅读和往年难度差不多,记忆里考了川普、b登和笛卡尔,俺不喜欢定位解题法,能读完还是整篇读完最好,时间没有想象的那么紧张。



索玉柱考博英语(必备),北大考博真题(后面时间太紧了忘了写)华研外语《考研英语阅读理解b节》《完型填空100篇》(只写了20多篇,最后一个月每天一篇,不管做的咋样也不要贪多,以免心态爆炸;排序一定要练一练,练个20-30篇,一定立竿见影)



52mti翻硕英语黄皮书(以下简称黄皮书,是一个系列的mti参考书,下面两门专业课的也有),单选题没怎么写,理科院校的题我没写。



《经济学人》我读了几期就没读了,因为它的立场有问题,读它还不如读洛克、培根或者专八阅读。



作文:

黄皮书+《gre作文难偏题解析》,11-12月每天练一篇,黄皮书里面的范文中有一些常用的表达,比如first and foremost, last but not least, we could safely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之类,我整理了一些,还比较有用,但是别贪多,因为你撑死也就用几个表达,只要短语用得精确就好了,没必要追求太多储量。《gre作文难偏题解析》主要是提供作文的写作思路。

?

关于英语书写:

建议使用考研尺,因为北大翻硕英语是自主命题,里面没有任何题号和下划线供你参照,所以没有尺子的话很难写得整齐。我当时大意了,没有买,只拿了一把小尺子,不过考试时间比较充裕,也可以一道一道画(必须带铅笔橡皮),就是有点费劲费时。



我在高中练过英语书写,字体是大家通常说的“衡水体”,比较整洁,比较容易看懂,也好练。通过一点改良,尽量做到整齐和书写速度兼顾,为了写快一点,我没有太顾忌线条工整,也不敢下笔太重,因为我发现北大那个试卷有点薄,怕划破了,而且毕竟写太慢也不利于考试。







c.翻译基础



127,超常发挥了。



词条:

1.黄皮书词条

永远滴神,可劲儿背吧,老折磨人了,但是有用。我是用手机遮住英文想中文,或者遮住中文想英文,这样可以测试你到底有没有记牢这个单词,也有利于复习,比硬看更有用,也更有成就感。硬看是不可能记牢的,除非你是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之才。





2.《52mti白皮书》

和黄皮书差不多,但是和时事关系更大。







3.自己看牛津词典整理的一些较难的名词

是野路子,但是今年发挥奇效了,比如那个lonely hearts, byob, carpe diem啥的,我考完政治英语的当天晚上还强忍着摸鱼的欲望过了一遍自己整理的单词,结果这仨全中了(虽然我整理了差不多几千个名词,但中三个也划得来了)。我还是跟大家说,整理词条的方法不止一样,我这种方法只是我认为可行的(不是大家都可行,只是我可行)、适合我自己的,背过牛津高阶的都知道这种做法很难操作。



这里提一嘴,词条里有个turfan depression,中文是吐鲁番盆地,但是我没背过,当时猜了半天写了个“草场退化”,我复习时其实有想过背一通中国、世界地理术语,但是由于侥幸心理就没有背,这也算对我的惩罚吧。还有个心脏支架,我实在不知道咋写,写了cardiac skeleton,虽然都写错了,但是我觉得我这种挣扎到底的精神值得骄傲hhh。有个wysiwtg,我当时看到懵逼了,于是没有立刻下笔,过了一会儿回来猜,就想:“这是个什么的缩写吧,会不会是首字母?”自然地想到w是what,what接y就想到you,然后我突然,突然脑子响起我特喜欢的林俊杰一首歌《不潮不用花钱》里面的一句歌词: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 我第一反应是,“你有病吧,考试还想歌词儿呢”,结果和卷面一对,我天,还真的是!我当时乐坏了,这nm也太神了。



短文翻译:

今年汉译英很友善,没有考文学性太强的段落。主要是英译汉好长,而且是关于语义的,颇具思辨意味,讨论词语的内涵,用词很抽象,我翻出来的文风感觉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差不多……



1. 黄皮书真题+叶子南《英汉翻译案例讲评》+《张培基散文选》,每天练一篇积累经验,练练手感。



2.catti二笔真题,买了但是因为时间紧张一个字都没有写。

3.《培根随笔》翻了一些,参照曹明伦的译本,《文心雕龙》翻了一些。本来还想翻译鲁迅,但是时间不允许了。建议不要翻译有古英语色彩太浓的文本,如莎士比亚、乔叟的作品,北大不会考古英语。

4.《翻译研究》思果 著,有点用,有闲可以看看,对英译汉很有指导意义。

5.新世纪汉英大词典,背了一些中文词汇和短语的英语表达,还是有用的,甚至可以给词条翻译加分。







d.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127

我得分可能主要在选择题和简答题,选择题考的无一例外是文史哲部分,考了一个时事,好像是月球背面登陆的。简答题也是文学、历史问题,多复习、有脉络和框架,问题应该就不大。

?

百科:

1.?李国正百科知识,5-6月看的,经济法律啥的没看,因为北大大概率不考;







2.52mti白皮书名词解释+黄皮书





↑这仨是主体。↓这些是溜缝儿的。



3.《晨读夜诵 欧美文化常识大全集》

4.《中华思想文化术语》1-7册

5.《中国文化(英文版)》常俊跃 著

6.《百家讲坛-国史通鉴》可以没事看看

7.有个网站叫“全历史”,可以了解西方历史。

8.b站的ttc西方文学史讲座;还有西方哲学史讲座,张志伟教授的。

9.如果有空闲可以看看king james bible,建议阅读genesis, exodus, gospels,revelation of john. 可培养古英语阅读能力,了解西方宗教文化。

10.《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著

11.《翻译学导论》杰里米·芒迪 著



同学们如果有闲情雅致的话,平时没事可以看看西方的经典小说、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因为我发现这一次的百科好多题目我都会做,但是并不是因为我在参考书里面看到过。比方说《暮光之城》,是我看过那个电影;宙斯和墨提斯的女儿,是我曾经对希腊神话感兴趣了解过;知道“特洛伊战争的主帅”是阿伽门农,是因为读过《荷马史诗》;知道周天子迁九鼎于“洛邑”,是因为我记得《大秦帝国》里面秦武王举鼎那一集说过这事。广泛涉猎,不一定要非常冒进地刷书上的内容,也可以落实到平常的小积累当中,最好是培养兴趣。



作文:

黄皮书指导+真题,每天练几篇应用文,几篇大作文。



应用文今年考的是通知,属于最简单的那一种,没什么好说的,我就按照黄皮书上面的模板多抄了几遍,到时候套上去即可。



大作文考的是“英国首相的产生”,我懵逼了,因为我对此了解很少。我把我知道的一些信息尽量写上去凑数了,但是关键部分只能模棱两可地说,因为我真的不清楚英国首相是怎么选出来的。估计是因为说明文结构还可以、文风比较贴切,也没有给出明显的事实错误,所以扣分应该还不多。



4

初试作息



3-8月基本上在悠哉游哉地准备,没有感人的起早贪黑的情节,3-4月在北欧留学,因为疫情原因不用去学校上课,绝大多数时间憋在宿舍。住单人公寓,睡觉睡到自然醒,晚上想几点睡就几点睡。起床以后花1-2h背汉译英词典,1-2h背牛津词典,其他时间读文学作品或者干脆刷剧。疫情在外国憋着太难受了,每天靠背单词和刷剧维持兴奋。



5-6月开始看百科知识,李国正的书4月从中国寄出,5月才到丹麦,太不容易了。5-6月就靠这本书活着呢,主要学习的是中国和西方文学史。



7-8月回国待家里,基本上还是佛系状态,每天主要任务是背单词,看百科。9月之前我根本就不知道我每天学习了多少个小时,因为完全就是随性的学习,估计平均下来也就5h,归国隔离14天基本没学习,天天看莎士比亚和cctv11唱戏,还牙疼,那种环境下我是不可能学习的。



9月回学校,开始整理词条,背词条。每天学习7-10小时,精神上还不是很紧张,还经常一整个晚上和室友联机打游戏……每天早上起来必须吃一碗馄饨、喝杯咖啡。一日三餐过后必须歇1-2h,这一两个小时内听一些哲学讲座。9月底开始紧张了,某室友还劝我来着,说我太不着急了,天天混日子,我深受其鼓舞,于是决定10月开始紧锣密鼓地干。



10月开始看政治,基本上前半个月都是在弄政治,后面词条、翻译也慢慢做起来了,时间非常紧凑,一天10-12h。基本上10-12月的作息时间都是早上7点起床,白天不睡觉(困了就趴桌上眯一会儿),晚上12点睡觉。不去图书馆学习,因为我很不喜欢图书馆的氛围,人太多,全是书,不如自习教室好。并没有因为12月临近考试就增加学习时间,12h我觉得是极限了,多学1h也作用不大。



我从来不用app准备考研,从来不打卡。因为太慢,再者我也不需要监督。我不喜使用电子产品学习,尤其是不爱看着屏幕背书。我还是喜欢纸质书,对眼睛也比较好,不容易累。



考研期间我基本上没有出过校门吃饭,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但是考研期间吃饭千万不要故意抑制,别吃过量,但是尽量吃好一点,毕竟吃饭的时间我是省不下来的,干脆吃好点,就把吃饭、睡觉当作最大的娱乐吧。不玩游戏也不是因为要禁欲,完全是因为那玩意儿占时间太多,吃饭就吃那么一会儿,要再省就得出心理问题了(意志极强的同学例外,我是饭不吃舒服了san值就狂掉的)。我吃完饭还得消化一小时,这个过程中我一般是看百家讲坛、讲座或者电视剧,也不算浪费时间,就当复习百科了。电视剧我看的是几部主旋律的,讲述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不单补充历史知识,还能积累名人事例作为作文素材,更重要的是坚定意志、鼓舞思想,毕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咖啡就别喝了,学习节奏那么快,喝咖啡简直糟蹋了,还容易适得其反,产生咖啡依赖,更困。



初试那天早上有点冷,建议多穿点,不然感冒了或者拉肚子就惨了。北大食堂要买卡吃饭,手机务必保持有电。食堂伙食还可以,狮子头很好吃,别吃太多,免得考试想上厕所。食堂里面,最好别坐到离门进的地方,因为风吹得好冷。初试考完以后我从北大东门站直接坐到西苑,出地铁吃了个麦当劳。



初试能考第一,我想都不敢想,查到成绩以后手脚都吓得发僵了。我觉得我这个学习方案可能适合底子比较好的同学吧,没看罗素,没看经济学人,刷题量少得可怜,准备的主体部分只有9、10、11三个月。不过本科期间的学习真的很关键,本科的基础不够的考生就要提前更多时间准备啦。百科部分真的要慢热一点,因为不单考察广度,像简答题和名词解释题就还要求一定的深度。



5

关于复试(90.6分,第二名)



今年出初试成绩虽然没有2020年晚得那么糟心,但是还是比往常慢了一点,2月27日才出,我是第一名自然就不用等复试线了,直接开始复习了。虽然初试考得好,复试也要全力以赴,尽力准备。其实路子和初试差不多,无非了解考什么,然后作对应的知识积累和实战练习。不用太紧张了,因为你的命运在初试结束之后基本已经定下来了,复试的话,除非你是差额进去的才要加把劲冲一冲。我基本上就每天花个3小时做以下工作:



1.?关于个人陈述的问题,大约列20个或者更多,答案写好,每天读一遍,不用拘泥于具体词句,大意有数即可。

2.?翻译理论大纲(自己初试以后没事干总结的笔记,来自《翻译学导论》杰里米·芒迪 著),翻译理论按照书中顺序简要列一下(提出者、基本内容),必须是英文的,每天读一遍

3.?英国文学大纲(来自李国正百科知识,做法同上)读一遍

4.?西方哲学大纲(来自李国正百科知识,同上)读一遍

5.?北大及北大mti教育中心相关资料英文版,自己搜集的,可以去官网看看,也可以百度搜,内容包括北大mti的教学目标、培养方向、课程内容、实习计划、名师信息等等

6.?上网搜一些演讲标题,根据标题来一段6分钟的英语演讲,注意克制自己不要发出“嗯”“啊”“that?that?but?but”这样的卡壳,说不利索可以慢一点,不要显得慌张,注意表情管理,别太愁眉苦脸故作深沉,也别太随意了。演讲的主题最好和哲学、人生等等抽象概念相关,因为感觉北大倾向于考这个。



今年复试是3月27-28日,出通知是16日,哪怕从这时开始准备,也有11日的时间,但是其中包括复试材料的寄送、远程复试的设备准备和测试,所以我提前复习是明智之举。复试由于疫情原因改成远程线上面试了,分两个部分:抽签回答问题(小演讲)+问个人陈述相关问题。我口语不算拔尖,大学期间根本不敢参加任何演讲比赛,听力往往是班上倒数,和外国人交流总是不太自然。但是因为问的问题都是我比较擅长的,一个是哲学问题,我提前看了看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所以组织语言还是比较通顺有条理的,后面的个人陈述问题,我都提前准备了25个可能问的,每天读一遍自己准备的答案,就算没押中问题,思路也磨练熟了,问题不大,全程无卡壳,老师都嫌我说个没完了。



复试全程英语,对我还是个好事,因为我一着急就容易说塑料普通话。远程复试,老师的问题有点听不清楚,没听懂别瞎说,可以请老师再说一遍,pardon就可以。线上复试有个好处,就是不会太紧张,毕竟人不在面前,电脑屏幕给你压力不大,但是以后会不会采用这种形式就两说了,其实疫情还是很不利于考研的,特别是全程戴口罩初试,闷得慌啊。



不过复试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各种问题以外的准备,比如准备八份纸质材料,费尽心思弄远程面试器材和场地,穿着有些不舒服的西服坐着等半天……需要相当的耐心和定力。在这个过程中我父母给了我巨大的帮助。



6

关于思想建设和心态养成



本人是极简主义者,不喜欢用花里胡哨的方式自我鼓励,没有设置考研专用起床铃声,没有使用考研人专用桌面,没有拜过神佛、名师,没有搞过玄学,比如吸欧气啥的,也不喜欢天天和别人互相鼓励,按照道家的辩证法思想,总感觉好话说得越多心里越虚。



我也采取过一些思想建设的做法。2-6月,我摘抄了《大学》《中庸》的主体部分,贴在自己房间的墙上,每天看一看,能够平复心境。9月,我把电脑桌面换成了党旗,看着比较有鼓舞作用。每天在路上多看看花草树木,放空内心,也会感觉轻松许多。每天散步、慢跑,不求身体素质长进多少,但求换换环境、refresh yourself。要有一种举重若轻的从容感,不必急功近利,随波逐流,也不必踽踽凉凉、孤高自许,把自己和学校门口的保安大爷当作同样默默工作的劳动者就好了。



考研的意志力,归根结底来自于一个问题:考研是为了什么呢?这个问题看起来有着自由的答案,但答案恐怕也有优劣之分。我的答案,不论是考研前、考研中还是考研后,都只有一个:为人民服务。我平时不对别人说,因为我怕别人不能理解我,实际上我也不需要别人理解,因为这是我考研,不是别人考研。我无法想象,作为一名已经有一定学历的本科毕业生,践行这样一个艰苦卓绝的征程,难道其终极目的却只是“养家糊口”“多赚点钱”“跻身上流”吗?对于我来说,这些可以是目的之一,却不能作为根本的目的。作为一名党员,只有这个真正高尚、伟大而光荣的目标,值得我如此为之奋斗。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只有为了我认为有价值的理想,我才能在考研道路上一路走来。我不可能为了某一个人去考研,也不可能单单为自己考研,否则我便不免自觉面目狰狞。目的和手段是统一的,意识和实践也是统一的,考研的目的不正,必然导致心态不稳,进而使得整个考研效果不佳、收获缩水。



考研的过程中,我也曾经消沉过,曾经对考研的目标、道路、方法、结果产生过无数次的怀疑,但大概是拼搏的意志和对理想的执着支撑我坚持了下来。12月的有一天晚上,北京下了雪,我晚上十点多冒着寒冷,踏着积雪去打印词条资料。在那氛围下我就不免怀疑,自己的努力会不会白费呢?我那段时间常常看一些革命题材的电视剧,因为我觉得只有革命先辈的精神足以令我从持续的辛劳中觅得心灵的慰藉,那是一种精神追求脱离肉体囹圄的满足感,是我觉得真正能让我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力量。当你把考研过程中所有的痛苦当作一种享受的时候,你就真正练就了好的心态,这种心态,即便考研失利,也是有利于二战的。考研,是玄奘西行一般的、因为理想而苦中有乐的旅途。



考研不过是万里长征的一步罢了,希望大家理性、乐观地对待。还是那句话,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胜算就会大些。祝愿以后的考研同志们成功上岸!



“苏世学社”由数名毕业于top3高校的学子发起

深度的学习分享丨咨询前辈丨个性化指导

欢迎独特的你来分享经历或经验,发挥余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网上 - 考研网上辅导班有用吗 > 经验贴北大MTI第一名经验分享考研是为了什么(北大汇丰经验贴)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相关推荐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