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上

2017北京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全国_八一宣言_政府(2017北京大学博雅计划)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原标题:2017北京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17北京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国野制 西周的社会等级制度。周灭商后,在大分封的过程中,对地方实行军事统治。为了区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周王朝对不同身份的人采取不同的统治政策和剥削方法。"国野制"就是这种统治方法的具体体现。"国",亦称"乡",即当时的都邑或较大的居民点。一般来说,国是奴隶主贵族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是周王室在分封诸侯或征服异族的过程中建立的,居住着大小贵族和为贵族服务的手工业者、商人等,住在国中的人称:“国人”。"野",亦称"遂",即国以外的广大地区,其地域比国大。居住在野的人叫做"野人"。国人与野人的地位大不相同,前者是统治者,后者是被统治者,政治待遇有着天壤之别。国与野的对立,是西周时期阶级矛盾的具体体现,也是西周奴隶制度的一个特点。 2.告缗 “告缗”是汉武帝时期出台的打击商人的经济政幕。其中“算缗”开始推行于汉武帝元狩四年,内容是商人、手工业者和高利贷者必须向政府申报资产。如果商人瞒报或者是虚报自己的财产,那么不仅要没收所有财产还要罚戍边一年。“告缗”在“算缗”实行的五年后开始推行,即汉武帝元鼎四年。内容是鼓励百姓相互告发身边没有按照“算缗”制度缴纳税钱、隐瞒财产的人,并按照规定将没收财产一半奖励告发者。自此绝大多数的商人宣告破产,政府则收获了大量的财产、奴婢和私田。 3.庆元党禁 宋代宁宗庆元年间韩侂胄打击政敌的政治事件。绍熙末,宋宁宗由赵汝愚和韩侂胄拥立为 帝。赵汝愚、韩侂胄不合。赵汝愚为相,收揽名士,朱熹是当时著名学者,被召入经筵,为皇帝讲书。韩 侂胄用阴谋手段将赵逐朝廷。为进一步排除异己,又将道学争论扩大化,凡和其意见不合的都称为道学之人,后又斥道学为伪学。禁毁理学家的语录一类书籍,科举考试稍涉义理之学者,一律不予录取。庆元三 年﹐将赵汝愚﹑朱熹一派及其同情者定为“逆党”﹐开列“伪学逆党”党籍﹐凡五十九人。名列党籍者受 到程度不等的处罚﹐凡与他们有关系的人﹐也都不许担任官职或参加科举考试。嘉泰二年(1202 年)弛 禁﹐史称此事为庆元党禁。 4.耗羡归公 清雍正年间推行的财政措施。雍正二年(1724年),施行“耗羡归公”,规定火耗每两不过二钱,将原属官吏自行处理的耗羡银收归政府控制,一部分弥补官库亏空和补助地方经费,大部分配给各级官吏用作养廉银。火耗遂变为朝廷的一项收入。这一改革措施集中了征税权力,减轻了人民的额外负担,增加了外官的薪给,对整顿吏治、减少贪污有积极作用。但州县官于额征火耗之外,又暗中加派,未能从根本上改善吏治。 5.谘议局 清政府在预备立宪期间设立的地方咨议机关。1905年,清廷向全国民众宣布实行“预备立宪” 。于是模仿西方立宪制国家国会的谘议局开始在各省筹设,议论本省应兴应革事件,预算、决算、税法、公债,及应负义务等。1909年10月14日,除新疆之外,全国21个行省,均成立了一个名叫“谘议局”的新机构。“咨议局”性质和作用,是在正式议会尚未成立之前,作为民众练习议政的场所,各省“咨议局”,相当于各省的“临时议会”。“临时议会”的议员由选举产生——此次选举,是帝制中国数千年以来,首次全国范围的民主选举。 6.庐山会议 1959年7-8月,中共中央在庐山先后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1959年7-8月间的庐山会议包括两次会议。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从8月2日至16日,是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从会议内容看,又可分为前期和后期。7月2日至22日为庐山会议前期,主要是继续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从7月23日至8月16日为庐山会议后期,毛泽东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的批判,会议的方向急转直下,变为进行反右倾斗争。 7.八一宣言 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发表的宣言。“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党执行不抵抗政策,日本侵占东北后又继续侵略华北,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1935年8月1日,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名义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通常称为“八一宣言”。宣言指出,在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和国民党政府加紧卖国的情况下,亡国灭族的大祸迫在眉睫,中国共产党呼吁各党派、各界同胞和各军队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宣言倡议成立国防政府;号召全体同胞总动员,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这一宣言在全国各阶层爱国人士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对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8.石达开 石达开(1831年3月—1863年6月27日),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客家人,太平天国主要将领之一,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革命家、战略家,武学家,诗人,书法家,爱国将领,民族英雄。1851年12月,太平天国在永安建制,石达开晋封“翼王五千岁”。1857年,封“左军主将翼王”,天京事变曾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军民尊为“义王”(本人谦辞不受)。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岁受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万马,二十岁获封翼王,三十二岁英勇就义于成都。一生轰轰烈烈,体恤百姓民生,生平事迹为后世所传颂,被认为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 9.捺钵 辽实行的一种制度。捺钵,契丹语,意为行营,辽虽建立了汉族模式的王朝,但其皇帝始终保持着先人的游牧生活传统,居处无常、四处转徒。四时捺钵又分为“春水”“秋山”“坐冬”“坐夏”。大部分贵族和官员皆随同皇帝而行,捺钵成为国家政治中心,又称“行朝”,禁卫森严。皇帝通过捺钵进行军事训练,并笼络归属民族酋长。冬季撩钵还要举行北、南臣僚会议,商讨国家大政,决定重要人事任命。可见捺钵体制在辽的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辽虽仿照中原王朝的模式建立了国家,但是由于本民族的游牧传统,实行的这种制度,可以说这是由于他们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决定的,同时要看到这种制度弊端——它使得辽没有固定的政治中心,到了后期显得更加明显。 二、论述题 1.西汉,西晋元明在初期的时候都实行了分封,分别论述各朝代的特点,原因及历史意义 (一)西周分封制。 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又称为“封建”、“分土封侯”制,即封邦建国。周灭商后,为了有效的统治被其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的分封诸侯,派遣王室子弟或其他贵族到各地去建设诸侯国,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以拱卫王室。相传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初分封的诸侯有三类:一是王室子弟。这类诸侯国不仅数量多,所在位置也多为要冲之地,与王室关系密切,是西周诸侯国的主体部分。二是异姓诸侯。这些人虽不是王室子弟,但世代与周人有同盟关系,于是分封他们去建立诸侯国,以诸侯的身份继续为周王室效力,齐国和宋国就属于这种类型。三是古代帝王的后代。这类封国一般比较小,有的只是象征性的,在西周政治中作用不大。西周的封国,有的是原来就建立的,周重新明确了跟它们的关系,建筑了城郭宗庙才开始建立起来的。诸侯对天子有隶属关系,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赋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初封时就是半独立状态,在封国内亦实行分封。国内土地的一部分归诸侯直辖,一部分土地作为采邑分封给他的卿大夫,卿大夫又以同样的情况分土地给士,士直接统治、剥削庶民。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世袭制。从西向东,重要的封国在黄河北岸的是晋、卫、燕,在黄河南岸的许、蔡、陈、宋、曹、鲁、齐。东南最远的吴和建立较晚的秦和郑,后来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国。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辅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关系也较以前密切。从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和促进地方之间联系两方面看,西周分封制在历史上具有积极意义。 (二)西汉的郡国并行制 西汉建国之初,刘邦总结了秦亡的教训,认为秦始皇不分封子弟以藩辅,致有“孤立之败”;因此,他对地方的行政制度,采用了郡国并行制。把以首都长安为中心的旧秦国及附近地区划分为十五个郡,实行郡县制度,由皇帝任命守、尉、令、丞,以统治地方。对旧燕、赵、齐、魏、楚等地区,采用了分封制。自北而南,封立了燕、代、齐、赵、梁、楚、吴、淮南、长沙等诸侯王国。诸侯王在封国内是国君,权力很大。王国的政权机构和中央基本相同,除太傅和丞相由中央任命外,自御史大夫一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诸侯王还有一定的军权,由财政权,可在国内征收赋税。王国的疆土广大、人口众多,多数王国都很富庶。王国在政治上处于半独立状态。诸侯王国和郡都直属于中央。郡国并行制引发了严重的诸侯王国问题,直至汉武帝时期才最终解决。 (三)西晋的分封制 西晋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皇室和世族的统治力量,司马氏家族又恢复了分封制,晋武帝封皇族二十七人为王,以后又不断增加;除了王国之外,还分封异性诸侯五百多个。每个王国甚至公候国都有一定数目的军队。诸王奉命出镇各地,又拥有地方军政大权,可以自辟僚属,结果把国家搞得四分五裂。各王志坚争权夺利,互相攻斗,终于引发了八王之乱,战争历时十六年之久,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四)明代的分封制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保持朱姓皇室的长远统治,及同元朝残余势力斗争,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又实行分封制,将他的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分封在全国各地,让他们辅翼王室。朱元璋在分封时虽然为提防藩王势力的扩大,采取“唯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赐土”的措施,但诸王势力的发展,冲破了这种限制。这对明中央皇权自热是很大的威胁,朱元璋死后不久,就爆发了靖难之变。燕王朱棣即位后,继续加强中央集权,他和以后几代皇帝,为消除地方藩王的割据势力,一再加强对宗藩的监视、约束和限制,形成了所谓的“藩禁”。 2.陈寅恪先生认为,李唐先世有胡族血统,开创盛世局面,你的看法是什么(略) 3.结合清末明初的史实,评价袁世凯 袁世凯是清末民初的重要政治人物。他早年发迹于朝鲜,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在戊戌政变中扮演了极具争议的角色,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行改革,在辛亥革命中逼迫清帝退位,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1915年称帝,在遭到各方反对后于1916年去世。关于袁世凯的评价各有千秋。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出卖维新派和光绪皇帝;也有人认为他为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一个改革家。主要分为以下负面和正面两个层次: (一)对于袁世凯的评价,早年史学家多认为袁世凯是“中国历史上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戊戌变法中出卖光绪帝和维新派,同时用欺骗的手段谋得了临时大总统之职位,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同时他还修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用强迫手段当选为正式大总统,甚至走向倒行逆施,公然称帝。这种逆天下潮流而动的行为,更是他背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违背诺言的铁证。因此,认为袁世凯的负面作用大于其正面影响。 (二)近年来学界的相关研究出现了新的看法。(1)袁世凯当政期间,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情况如何,与以前相比是有所改进还是倒退。袁世凯在朝鲜期间即展现出超强的应变能力,顺利平息了朝鲜内部的事变,稳定了政局。后来在主政清廷期间,中国出现了短暂的统一,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利条件。袁世凯的个人威望使北洋军阀在其统治期间未分裂,许多北洋将领甚至投资近代企业,有利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2)对袁世凯个人的问题例如戊戌政变前的告密问题、接受“二十一条”和称帝的评价。既有研究已经表明,袁世凯的告密与戊戌政变的发生没有直接联系,但在客观上使慈禧在处理戊戌派的问题上加大了力度;袁世凯并未直接承认“二十一条”,反而借此利用西方大国对日本施加压力。同时,他称帝的问题,自然是历史的倒退,但需要说明的是,袁的称帝并不完全出于他个人的主观愿望,而是有现实基础的,部分外国使节也发表言论,认为中国应该走君主立宪道路,种种因素促成了袁世凯的称帝。 4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外交选择和国际关系格局。 (一)一战期间。中国政府的态度存在一个较大的变化,即从中立到介入。一战爆发后,鉴于主要参战国在中国都拥有势力范围,为避免战火蔓延至中国,1914年中国政府颁布总统令,宣布严守中立。但日本作为参战国,以向德国宣战为名,与英国联合派兵攻打德国在华租借如青岛,使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的侵害。在美日等协约国的劝说下,为了趁机收回德国等国的在华权益,中国政府决定参战。1917年,中国 政府宣布与德国绝交,并于8月通过参战决议;主要负责供应粮食和劳工。1918年1月,中国政府特设战时粮食出口筹备处和侨工事务局,派出17万劳工远赴欧洲,但并未派出军队参战。 (二)二战期间。自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来,因中国国力与日本差距太大, 直到珍珠港事变前,因无必胜的把握,南京政府始终未对日宣战,而是采取“苦撑待变”的策略以空间换时间。随着德国在欧洲发动战火,并开始全面进攻苏联,同时日本也在远东地区不断进攻,除占领中国中东部外,还出兵东南亚,损害了英美等国的利益。在这个时候,美国宣布废除《中立法案》并限制对日战略物资出口。对此日本决定先发制人袭击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美国正式被拖入了二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表示自己抗战的决心,在珍珠港事变后不久,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同时对德国和意大利宣战,成为英美苏等国的盟友。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均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在是否参战的 问题上表现得尤其明显。这些变化的依据来自于对国家利益与国际局势的考量,并 对中国现代史的发展影响深远。 2017北京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国野制 西周的社会等级制度。周灭商后,在大分封的过程中,对地方实行军事统治。为了区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周王朝对不同身份的人采取不同的统治政策和剥削方法。"国野制"就是这种统治方法的具体体现。"国",亦称"乡",即当时的都邑或较大的居民点。一般来说,国是奴隶主贵族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是周王室在分封诸侯或征服异族的过程中建立的,居住着大小贵族和为贵族服务的手工业者、商人等,住在国中的人称:“国人”。"野",亦称"遂",即国以外的广大地区,其地域比国大。居住在野的人叫做"野人"。国人与野人的地位大不相同,前者是统治者,后者是被统治者,政治待遇有着天壤之别。国与野的对立,是西周时期阶级矛盾的具体体现,也是西周奴隶制度的一个特点。 2.告缗 “告缗”是汉武帝时期出台的打击商人的经济政幕。其中“算缗”开始推行于汉武帝元狩四年,内容是商人、手工业者和高利贷者必须向政府申报资产。如果商人瞒报或者是虚报自己的财产,那么不仅要没收所有财产还要罚戍边一年。“告缗”在“算缗”实行的五年后开始推行,即汉武帝元鼎四年。内容是鼓励百姓相互告发身边没有按照“算缗”制度缴纳税钱、隐瞒财产的人,并按照规定将没收财产一半奖励告发者。自此绝大多数的商人宣告破产,政府则收获了大量的财产、奴婢和私田。 3.庆元党禁 宋代宁宗庆元年间韩侂胄打击政敌的政治事件。绍熙末,宋宁宗由赵汝愚和韩侂胄拥立为 帝。赵汝愚、韩侂胄不合。赵汝愚为相,收揽名士,朱熹是当时著名学者,被召入经筵,为皇帝讲书。韩 侂胄用阴谋手段将赵逐朝廷。为进一步排除异己,又将道学争论扩大化,凡和其意见不合的都称为道学之人,后又斥道学为伪学。禁毁理学家的语录一类书籍,科举考试稍涉义理之学者,一律不予录取。庆元三 年﹐将赵汝愚﹑朱熹一派及其同情者定为“逆党”﹐开列“伪学逆党”党籍﹐凡五十九人。名列党籍者受 到程度不等的处罚﹐凡与他们有关系的人﹐也都不许担任官职或参加科举考试。嘉泰二年(1202 年)弛 禁﹐史称此事为庆元党禁。 4.耗羡归公 清雍正年间推行的财政措施。雍正二年(1724年),施行“耗羡归公”,规定火耗每两不过二钱,将原属官吏自行处理的耗羡银收归政府控制,一部分弥补官库亏空和补助地方经费,大部分配给各级官吏用作养廉银。火耗遂变为朝廷的一项收入。这一改革措施集中了征税权力,减轻了人民的额外负担,增加了外官的薪给,对整顿吏治、减少贪污有积极作用。但州县官于额征火耗之外,又暗中加派,未能从根本上改善吏治。 5.谘议局 清政府在预备立宪期间设立的地方咨议机关。1905年,清廷向全国民众宣布实行“预备立宪” 。于是模仿西方立宪制国家国会的谘议局开始在各省筹设,议论本省应兴应革事件,预算、决算、税法、公债,及应负义务等。1909年10月14日,除新疆之外,全国21个行省,均成立了一个名叫“谘议局”的新机构。“咨议局”性质和作用,是在正式议会尚未成立之前,作为民众练习议政的场所,各省“咨议局”,相当于各省的“临时议会”。“临时议会”的议员由选举产生——此次选举,是帝制中国数千年以来,首次全国范围的民主选举。 6.庐山会议 1959年7-8月,中共中央在庐山先后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1959年7-8月间的庐山会议包括两次会议。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从8月2日至16日,是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从会议内容看,又可分为前期和后期。7月2日至22日为庐山会议前期,主要是继续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从7月23日至8月16日为庐山会议后期,毛泽东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的批判,会议的方向急转直下,变为进行反右倾斗争。 7.八一宣言 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发表的宣言。“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党执行不抵抗政策,日本侵占东北后又继续侵略华北,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1935年8月1日,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名义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通常称为“八一宣言”。宣言指出,在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和国民党政府加紧卖国的情况下,亡国灭族的大祸迫在眉睫,中国共产党呼吁各党派、各界同胞和各军队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宣言倡议成立国防政府;号召全体同胞总动员,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这一宣言在全国各阶层爱国人士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对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8.石达开 石达开(1831年3月—1863年6月27日),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客家人,太平天国主要将领之一,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革命家、战略家,武学家,诗人,书法家,爱国将领,民族英雄。1851年12月,太平天国在永安建制,石达开晋封“翼王五千岁”。1857年,封“左军主将翼王”,天京事变曾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军民尊为“义王”(本人谦辞不受)。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岁受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万马,二十岁获封翼王,三十二岁英勇就义于成都。一生轰轰烈烈,体恤百姓民生,生平事迹为后世所传颂,被认为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 9.捺钵 辽实行的一种制度。捺钵,契丹语,意为行营,辽虽建立了汉族模式的王朝,但其皇帝始终保持着先人的游牧生活传统,居处无常、四处转徒。四时捺钵又分为“春水”“秋山”“坐冬”“坐夏”。大部分贵族和官员皆随同皇帝而行,捺钵成为国家政治中心,又称“行朝”,禁卫森严。皇帝通过捺钵进行军事训练,并笼络归属民族酋长。冬季撩钵还要举行北、南臣僚会议,商讨国家大政,决定重要人事任命。可见捺钵体制在辽的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辽虽仿照中原王朝的模式建立了国家,但是由于本民族的游牧传统,实行的这种制度,可以说这是由于他们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决定的,同时要看到这种制度弊端——它使得辽没有固定的政治中心,到了后期显得更加明显。 二、论述题 1.西汉,西晋元明在初期的时候都实行了分封,分别论述各朝代的特点,原因及历史意义 (一)西周分封制。 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又称为“封建”、“分土封侯”制,即封邦建国。周灭商后,为了有效的统治被其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的分封诸侯,派遣王室子弟或其他贵族到各地去建设诸侯国,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以拱卫王室。相传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初分封的诸侯有三类:一是王室子弟。这类诸侯国不仅数量多,所在位置也多为要冲之地,与王室关系密切,是西周诸侯国的主体部分。二是异姓诸侯。这些人虽不是王室子弟,但世代与周人有同盟关系,于是分封他们去建立诸侯国,以诸侯的身份继续为周王室效力,齐国和宋国就属于这种类型。三是古代帝王的后代。这类封国一般比较小,有的只是象征性的,在西周政治中作用不大。西周的封国,有的是原来就建立的,周重新明确了跟它们的关系,建筑了城郭宗庙才开始建立起来的。诸侯对天子有隶属关系,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赋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初封时就是半独立状态,在封国内亦实行分封。国内土地的一部分归诸侯直辖,一部分土地作为采邑分封给他的卿大夫,卿大夫又以同样的情况分土地给士,士直接统治、剥削庶民。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世袭制。从西向东,重要的封国在黄河北岸的是晋、卫、燕,在黄河南岸的许、蔡、陈、宋、曹、鲁、齐。东南最远的吴和建立较晚的秦和郑,后来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国。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辅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

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关系也较以前密切。从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和促进地方之间联系两方面看,西周分封制在历史上具有积极意义。 (二)西汉的郡国并行制 西汉建国之初,刘邦总结了秦亡的教训,认为秦始皇不分封子弟以藩辅,致有“孤立之败”;因此,他对地方的行政制度,采用了郡国并行制。把以首都长安为中心的旧秦国及附近地区划分为十五个郡,实行郡县制度,由皇帝任命守、尉、令、丞,以统治地方。对旧燕、赵、齐、魏、楚等地区,采用了分封制。自北而南,封立了燕、代、齐、赵、梁、楚、吴、淮南、长沙等诸侯王国。诸侯王在封国内是国君,权力很大。王国的政权机构和中央基本相同,除太傅和丞相由中央任命外,自御史大夫一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诸侯王还有一定的军权,由财政权,可在国内征收赋税。王国的疆土广大、人口众多,多数王国都很富庶。王国在政治上处于半独立状态。诸侯王国和郡都直属于中央。郡国并行制引发了严重的诸侯王国问题,直至汉武帝时期才最终解决。 (三)西晋的分封制 西晋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皇室和世族的统治力量,司马氏家族又恢复了分封制,晋武帝封皇族二十七人为王,以后又不断增加;除了王国之外,还分封异性诸侯五百多个。每个王国甚至公候国都有一定数目的军队。诸王奉命出镇各地,又拥有地方军政大权,可以自辟僚属,结果把国家搞得四分五裂。各王志坚争权夺利,互相攻斗,终于引发了八王之乱,战争历时十六年之久,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四)明代的分封制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保持朱姓皇室的长远统治,及同元朝残余势力斗争,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又实行分封制,将他的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分封在全国各地,让他们辅翼王室。朱元璋在分封时虽然为提防藩王势力的扩大,采取“唯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赐土”的措施,但诸王势力的发展,冲破了这种限制。这对明中央皇权自热是很大的威胁,朱元璋死后不久,就爆发了靖难之变。燕王朱棣即位后,继续加强中央集权,他和以后几代皇帝,为消除地方藩王的割据势力,一再加强对宗藩的监视、约束和限制,形成了所谓的“藩禁”。 2.陈寅恪先生认为,李唐先世有胡族血统,开创盛世局面,你的看法是什么(略) 3.结合清末明初的史实,评价袁世凯 袁世凯是清末民初的重要政治人物。他早年发迹于朝鲜,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在戊戌政变中扮演了极具争议的角色,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行改革,在辛亥革命中逼迫清帝退位,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1915年称帝,在遭到各方反对后于1916年去世。关于袁世凯的评价各有千秋。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出卖维新派和光绪皇帝;也有人认为他为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一个改革家。主要分为以下负面和正面两个层次: (一)对于袁世凯的评价,早年史学家多认为袁世凯是“中国历史上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戊戌变法中出卖光绪帝和维新派,同时用欺骗的手段谋得了临时大总统之职位,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同时他还修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用强迫手段当选为正式大总统,甚至走向倒行逆施,公然称帝。这种逆天下潮流而动的行为,更是他背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违背诺言的铁证。因此,认为袁世凯的负面作用大于其正面影响。 (二)近年来学界的相关研究出现了新的看法。(1)袁世凯当政期间,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情况如何,与以前相比是有所改进还是倒退。袁世凯在朝鲜期间即展现出超强的应变能力,顺利平息了朝鲜内部的事变,稳定了政局。后来在主政清廷期间,中国出现了短暂的统一,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利条件。袁世凯的个人威望使北洋军阀在其统治期间未分裂,许多北洋将领甚至投资近代企业,有利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2)对袁世凯个人的问题例如戊戌政变前的告密问题、接受“二十一条”和称帝的评价。既有研究已经表明,袁世凯的告密与戊戌政变的发生没有直接联系,但在客观上使慈禧在处理戊戌派的问题上加大了力度;袁世凯并未直接承认“二十一条”,反而借此利用西方大国对日本施加压力。同时,他称帝的问题,自然是历史的倒退,但需要说明的是,袁的称帝并不完全出于他个人的主观愿望,而是有现实基础的,部分外国使节也发表言论,认为中国应该走君主立宪道路,种种因素促成了袁世凯的称帝。 4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外交选择和国际关系格局。 (一)一战期间。中国政府的态度存在一个较大的变化,即从中立到介入。一战爆发后,鉴于主要参战国在中国都拥有势力范围,为避免战火蔓延至中国,1914年中国政府颁布总统令,宣布严守中立。但日本作为参战国,以向德国宣战为名,与英国联合派兵攻打德国在华租借如青岛,使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的侵害。在美日等协约国的劝说下,为了趁机收回德国等国的在华权益,中国政府决定参战。1917年,中国 政府宣布与德国绝交,并于8月通过参战决议;主要负责供应粮食和劳工。1918年1月,中国政府特设战时粮食出口筹备处和侨工事务局,派出17万劳工远赴欧洲,但并未派出军队参战。 (二)二战期间。自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来,因中国国力与日本差距太大, 直到珍珠港事变前,因无必胜的把握,南京政府始终未对日宣战,而是采取“苦撑待变”的策略以空间换时间。随着德国在欧洲发动战火,并开始全面进攻苏联,同时日本也在远东地区不断进攻,除占领中国中东部外,还出兵东南亚,损害了英美等国的利益。在这个时候,美国宣布废除《中立法案》并限制对日战略物资出口。对此日本决定先发制人袭击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美国正式被拖入了二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表示自己抗战的决心,在珍珠港事变后不久,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同时对德国和意大利宣战,成为英美苏等国的盟友。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均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在是否参战的 问题上表现得尤其明显。这些变化的依据来自于对国家利益与国际局势的考量,并 对中国现代史的发展影响深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网上 - 考研网上辅导班有用吗 > 2017北京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全国_八一宣言_政府(2017北京大学博雅计划)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相关推荐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