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上

中山大学支教团 为支教青春烙上澄江印记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中山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云南澄江队(左起:桂晴、万雅文、张汉林、黄思宇、林家炀、吴楠)。

中山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 供图

他们六个人,来自中山大学的不同专业,却在这一年在澄江从事着同样的职业:支教老师;他们六个人,来自天南地北,却都把澄江称作他们的第二故乡。因为,云南澄江与中山大学源远流长,因为,这六名支教老师和澄江结下的情谊在他们的心中永志不忘。

云南澄江与中山大学的跨世纪情缘

1938年10月21日,日军占领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奉命西迁。邹鲁时任中山大学校长,经商讨,决定中山大学迁往云南澄江。1939年春天,经过一路的艰辛跋涉,中山大学分批迁到了滇中明珠——抚仙湖之畔:澄江县。全校师生从1938年10月19日至1939年2月底,经四个多月的辗转,总算使中大在动乱战争年代得以弦歌再续。

中大在澄江两年,在宣传抗战、普及科学文化教育知识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对启发澄江民智、开发文化、移风易俗等都起了一定作用。在中山大学迁来之前,县境内没有一条公路,呈澄公路由于经费等原因迟迟未动工。中山大学迁澄后,促使政府重视此事,并积极协助,资助部分经费,中大工学院主动承担起线路测量任务,终使公路得以开工,并仅用四个月都建成通车。至今。这条公路仍然是澄江沟通省内各地的主要通道。当时澄江无法找到能同时容纳全校师生进行教学、研究和工作之场所,所以主要利用县城及附近乡村的庙宇等公共建筑进行分散教学。而当时澄江县城人口7000人左右,而中大的到来,一下让县城新增4000多人,给当地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热情的澄江人拿出自己的粮食、腾出自己的房屋接纳了中大师生,而一个小小的县城,也因为中山大学师生们的到来变得热闹开放起来。直至1940年秋天,中山大学再迁到粤北坪石。在中山大学离开澄江前,时任许崇清校长曾写下了《吿澂江民众书》。2005年,中山大学第一次回访澄江,时任中大党委书记李延保深情表示,中大与澄江是“患难之交,生死之交”。

从2007年开始,中山大学开始向千里之外的云南澄江委派支教队员,至今已有8个年头。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6名支教队员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结束之后,下届支教队员也将陆续到来。年年如此看似雷同,背后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他们不仅为了实践他们的公益梦想,更为反哺在战火纷飞年代澄江曾给予他们的无私接纳。

中山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云南澄江队成员吴楠在上课。

中山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 供图

中山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云南澄江队六名支教队员分别是万雅文、桂晴、吴楠、黄思宇、林家炀、张汉林。他们分别在澄江一中、澄江四中开展教学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并为了将支教团的服务效应尽可能多的辐射到更多的学生,他们还

积极投身澄江的教育公益事业。

这一年,他们是孩子们的老师

教学工作是支教团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们都以认真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投身教学工作。一些支教队员往往要带三四个班,林家炀和黄思宇分授英语和生物,一周25节课,常常在教学楼从早自习7点20分连轴转至晚自习结束11点,再回到宿舍备课至凌晨。支教队员教授的科目在同年级里平均成绩皆居前列,其中在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吴楠所教授的政治科目名列澄江一中全级第一,万雅文老师所教授的历史科目名列澄江四中全级第一、全县第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网上 - 考研网上辅导班有用吗 > 中山大学支教团 为支教青春烙上澄江印记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相关推荐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