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上

武汉大学微电子历年考研分析(武汉大学微电子专业)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推送会和你一起进步哒,记得右上角把我设为星标哦~

武汉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院简介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在1928年成立的原国立武汉大学物理系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其历史可追溯到1893年自强学堂的格致门。我国老一辈著名物理学家查谦、桂质廷、张承修、李国鼎、周如松等先后在这里研究执教多年。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院现已发展成为涵盖多个学科,有多个突出特色研究方向,我国最有影响的物理院系之一。

学院现涵盖理学、工学两个学科门类,拥有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拥有生物物理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凝聚态物理属国家重点学科、湖北省优势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属湖北省二级重点学科,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于2011年获批建设湖北省战略新兴学科。学院下设的三个一级学科(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均进入物理学、材料科学和工程类esi全球排名前1%和0.5%。2017年12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物理学获评a-类学科第7。

学院下设3个系(物理系、材料系、微电子系),2个中心(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物理教学中心),拥有人工微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核固体物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武汉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和、量子物质能量转换协同创新中心和武汉大学天体物理中心依托学院建设运行,还拥有物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物理基础核心理论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以及低维材料与智能器件教育部创新团队。

学院有一支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人员年龄、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职教职工153人,其中专任教师100人(其中教授61人、副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69人) ,管理人员16人,教辅人员12人。教师中大多数有在国外与境外学习、工作的经历,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占教师总数的95%以上。

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35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部973计划、863计划、国际合作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3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重点项目等共计190余项,教育部重点项目、博士点基金30余项,国防重点与预研10余项,科研到账总经费近2.5亿元。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1800余篇,其中nature1篇、nature phys. 2篇、nat.commun. 4篇、prl 10篇、nano lett & acs nano 12篇,adv mater & adv funct mater 15篇;出版科技专著20余部;获授权发明专利120余项。每年主办多场国际学术研讨会。

今天的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秉承百年武大的优良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着力构建团结务实、和谐奋进的环境氛围,正在向着“夯实基础、汇聚人才、交叉融合、凝练方向,再创辉煌”的总体目标坚实迈进,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心。



(2019年6月更新)

近几年情况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初试科目

电子技术基础

《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模拟部分

半导体器件半导体二极管、双极性三极管、场效应管
基本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放大电路静态、动态分析方法
多级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负反馈放大电路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分析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组成、差分放大电路的分析理想运放的概念、信号运算电路
信号产生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正弦振荡电路

数字部分

逻辑代数基础逻辑代数基本公式、常用公式、基本定理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与化简方法
集成门电路ttl门电路、cmos门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方法常用组合逻辑电路
时序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方法常用时序逻辑电路
脉冲产生与整形电路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555定时器
模/数换电路数/模转换电路
课程使用教材: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5版) 阎石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5版) 康华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半导体物理


《半导体物理》考试大纲
一、半导体结构和能带
掌握半导体晶格结构和结合特性、能带和电子状态、载流子及载流子运动、有效质量及回旋共振、硅、锗的能带;
掌握半导体中的杂质与杂质能级、缺陷与缺陷能级;
二、载流子的统计分布
掌握费米分布和状态密度、平衡载流子浓度、本征半导体载流子浓度、杂质半导体载流子浓度、补偿杂质半导体、简并半导体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载流子输运理论
掌握载流子的散射、电导率与迁移率的经典理论、波尔兹曼方程与电导统计理论;了解霍尔效应、强场效应和热载流子;
四、非平衡载流子
掌握非平衡载流子的产生和复合、非平衡载流子的扩散和漂移、连续性方程、复合机理(直接复合、俄歇复合、间接复合、表面复合);
五、pn结
掌握pn结及其能带图、i-v特性、击穿特性等
六、半导体表面与mis结构
掌握表面态和表面空间电荷区、表面电场效应、半导体mis结构与特性;

武汉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
学院简介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源于1945年建立的原国立武汉大学游离层实验室。2000年新武汉大学组建后,由原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原武汉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和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计算机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组成。学院现设有空间物理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3个系和1个教学实验中心(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光电系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91人,其中专任教师142人(博士生导师51人、教授/研究员5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55人)、实验人员21人(教授级高工1人、高级工程师/实验师8人)、管理人员28人。另有专职科研岗位人员12人。学院现有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余人。学院现有学生总数2368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609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79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人,博士研究生260人。
学院学科优势明显,涉及地球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7个一级学科,其中地球物理学在2016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a+,2017年入选教育部国际一流建设学科。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无线电物理、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空间物理学、1个湖北省重点学科-地球物理学、5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学院按电子信息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涵盖6个本科生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019年入选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信工程(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2020年入选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测控技术与仪器(2020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同年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专业)、电波传播与天线(国防特色专业、2020年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还设立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空间科学技术拔尖班”、“逐光创新人才试点班”和“人工智能试点班”4个试点班。有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地球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
在传播文明的同时,学院还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技术前沿,承担着探索自然规律、发现新知识、创造新技术、解决人类面对的共同问题、服务人类生活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学院现拥有武汉大气遥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空天信息智能服务集成攻关大平台建设支撑单位。另拥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空间环境感知与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中高层大气教育部野外观测研究站、湖北省雷达与无线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光谱成像仪器工程技术中心;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863”、“973”、“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家科技部和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行业公益专项”、航天和国防等多项国家重点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获得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近百项成果。
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领未来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高级人才,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注重基础、突出能力、追求创新、发展个性”的教风和学风。数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逾万名高级人才,造就了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一大批知名学者和专家;学生在历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诸多大赛中获国家奖近百项,名列全国高校前茅。
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法国巴黎高科电信学院、英国邓迪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法国南特中央理工大学7所国外知名高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与北美、欧洲和亚洲十余所著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人才培养和学术合作关系。
秉承着“明德博学,知行合一”的院训精神,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处于学校前列,有一批具有多学科交叉特色的高水平科研团队,有着淳朴、和谐的院风和务实、拼搏的学院精神。作为学校首个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的学院,近年来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国际化办学、创新科研团队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几年录取情况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初试科目大纲
一、参考书目:
《信号与系统》郑君里版
二、考试要点
1、绪论:
(1)信号的描述、分类和典型示例;(2)阶跃信号与冲激信号;(3)信号的分解;(4)系统的模型及分类。
2、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1)微分方程式的建立与求解;(2)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3)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4)卷积及其性质。
3、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
(1)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分解;(2)典型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3)傅立叶变换;(4)典型非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5)冲激函数和阶跃函数傅立叶变换;(6)傅立叶变换的基本性质;(7)卷积特性;(8)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9)抽样信号的傅立叶变换;(10)抽样定理。
4、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
(1)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收敛域;(2)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3)拉普拉斯反变换;(4)用拉普拉斯变换分析电路、s域元件模型;(5)系统函数h(s);(6)由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决定时域特性;(7)由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决定濒响特性;(8)连续系统稳定性;(9)双边拉氏变换;(10)拉氏变换与付氏变换的关系。
5、付里叶变换应用于通信系统:
(1)利用系统函数h(jw)求响应;(2)无失真传输;(3)理想低通滤波器;(4)调制与解调;(5)带通滤波系统的运用;(6)从抽样信号恢复连续时间信号。
6、离散系统时域分析:
(1)离散时间信号;(2)离散时间系统数学模型-差分方程;(3)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求解;(4)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5)离散时间系统卷积和。
7、z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
(1)z变换的定义、典型序列的z变换;(2)z变换的收敛域;(3)反z变换;(4)z变换的基本性质;(5)z变换与拉拉氏变换的关系;(6)利用z变换解差分方程;(7)离散系统函数h(z)。
8、教材第11章:
反馈系统—信号流图,要求会画信号流图。
9、教材第12章:
系统状态变量分析—会列状态变量方程,要求会列方程,但不要求解方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网上 - 考研网上辅导班有用吗 > 武汉大学微电子历年考研分析(武汉大学微电子专业)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相关推荐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