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上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3版考研真题精选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学习过程中许多方式可以应用,其中一种被称为精细加工策略,即人在学习某一新的知识时,会想起一些与其有关的旧知识,或想起属于这一观念范畴的某个例证,或再现与其有关的表象,甚至由此会引起对这些知识做出某种新的推断。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对新知识做出逻辑上的组织,即按照学习材料的特征或类别进行整理归类等。心理学家加涅称:“组织是将信息分为若干子集,并标明各子集关系的过程。”心理学家约翰·安德森则进一步补充道:“这种有层级的组织能够使人在搜寻自己记忆时表现出结构化,使人能更有效地提取信息。”

请回答:

(1)“精细加工策略”何以会有助于个体日后对所学知识的回忆?

(2)“精细加工策略”与“组织策略”有何区别?

(3)根据你对以上两种认知策略的理解,对当下流行的碎片化学习现象做出评析。

答:(1)精细加工策略是指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寻求字面背后的深层次意义,或者以此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的学习策略。相较于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可以将新信息与已有信息产生联系,从而使信息合理化,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

(2)组织策略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精细加工策略”与“组织策略”的区别如下:

①侧重点不同

精细加工策略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寻求字面背后的深层次意义,或者以此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的学习策略。组织策略指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或其他关系,使之形成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之目的的一种学习策略。

②方法不同

精细加工策略的方法有位置记忆法、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等。组织策略的方法有列提纲、做图表、运用理论模型等。

(3)碎片化学习是指通过对学习内容进行分割,使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碎片化的学习。对碎片化学习的评析如下:

①碎片化学习的优点

a.碎片化学习简单便捷,灵活性、针对性及吸收率均高于传统的系统化学习,能够快速大量掌握信息。

b.碎片化学习是时代的需求和趋势,能够迅速捕捉时事热点。

②碎片化学习的局限

a.碎片化学习获得的都是零散、没有内在联系的知识,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b.碎片化学习使得学生一字一句地听、一点一滴地记,孤立、离散地接受知识,导致学生的思维变得狭隘、机械,难以进行复杂而独立的思考,难以高效地学习。

③如何面对碎片化学习

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要采取科学、系统、连贯的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对于一些零散信息的习得,可以采用碎片化学习。

2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统考2017年研]

路易斯是个性格文静的初三学生,他有好几门的成绩不及格,现在,他有时来校,有时不来校,他有几个哥哥姐姐都没有读完中学,父母也没有中学毕业。

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戴莎找路易斯谈话,问他为什么不来上学,他说,自己在四年级学习便碰到了麻烦,感觉很无助,他觉得自己很“蠢”,而且越认为自己笨,付出的努力也就越少,因为反正付出了努力也没有作用。由于不努力,成绩落后得更厉害,这使得老师也认为他很笨,对他要求很低甚至不作要求,把他安置在“差”生班里,路易斯感觉难受,干脆就不来学校了,而学校除了把这些事情告诉他父母之外,什么也没做。

戴莎老师问他:如果辍学了你会做什么?路易斯说:辍学的哥哥姐姐都找到了工作,一个做招待,一个在建筑工地做工,他们既有钱花,在工作中也没有人会因为他们没有完成学业而刁难他们,自己也想去打工,有钱花就可以四处游玩,看来,以前总认为辍学可能会带来许多麻烦的说法都是谎言,学校无法帮助自己得到想要的东西,只是浪费时间。

在仔细倾听了路易斯的看法后,戴莎老师告诉他:“我觉得你很聪明,而且实际上你非常了解自己和其他人,但我提醒你,政府法律不允许你现在辍学。”戴莎老师还告诉他,学校有一些专门的计算机程序和辅导老师旨在帮助学生赶上学业,戴莎老师找来了一些曾经接受过这种帮助,现在发展很不错的学生和他交流,并告诉他,可以选修一些职业技能课程,参加职业培训、学习等。这样一来在完成学业后,比起那些没有经过培训的人,就可以拥有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收入。然而,要想获得这些必须现在回学校,戴莎老师还告诉他:“我们只关心下星期,你的目标是下周每天都要来上学,接下来的几周以后再说。”

路易斯认为这有点困难,自己可能坚持不了一周,戴莎老师说:“我们一天天来,我们做一个日程表,每来一天学校就在上面做个标记。”

请回答:

(1)阅读第二自然段,指出路易斯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并根据社会认知学习论的互动观。分析这种水平与他在校经历之间的关系。

(2)阅读第三、四自然段,分析“榜样”对其辍学的影响。

(3)阅读第四自然段,分析戴莎老师主要采用哪些策略来帮助路易斯改变自我效能感,实现对学习与行为的自我调节。

答:(1)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①依据材料,路易斯的自我效能感的水平非常低,认为自己很笨,产生了习得性无力感。

②路易斯在校自我效能感的表现:感觉自己很笨很蠢,成绩低下,老师瞧不起,学校不能帮助他,他也不愿意来上学。

③路易斯在校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完全不愿意上学了,认为对自己没帮助,希望退学向哥哥姐姐一样打工挣钱。

④社会认知学习论主要关注人的信念、记忆、期望、动机以及自我强化等认知因素。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是典型的社会认知论之一。人们之间的互动在影响个体的动机以及其他方面。材料中,a.路易斯的家庭没有成员学习能力强,父母也没有较高的文化,且没有文化的兄姐都可以生活得很好,所以路易斯受到了学业不良也可以的影响;b.学校里,路易斯得不到老师同学的帮助,没人瞧得起他,学习成绩差使得自己没有信心,不愿意在上学,认为自己本身可能就学不好知识。

(2)消极榜样

路易斯的兄姐是消极榜样,兄姐成绩不好,还能找到工作,快乐生活,自己也想辍学。体现了路易斯对负面榜样的观察,并把哥哥姐姐的经验当作自己的替代经验。

(3)老师的帮助策略

①言语说服。

②给予信心。

③法律约束。

④小步骤原则,设定短期的容易实现的具体目标。

⑤提供具体的帮助方法:如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辅导。

⑥正面榜样的作用。

⑦理想引导和职业定位:通过学习未来获得更好的工资和职位。

3为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成绩,某学校规定:今后每次考试都将根据前次考试成绩,给全学年学生安排考场。成绩前50名学生在第一考场,51~100名的学生在第二考场,依次类推。[统考2016年研]

(1)这种做法试图通过影响哪种心理需求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

(2)试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3)从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关系的角度对这种做法的有效性作出分析。

答:(1)①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按其满足的先后,可以由低级到高级排成一个层次,即基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②材料中某学校的规定是通过影响学生的自尊需要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

(2)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阐释了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具体如下:

①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具有积极作用,但动机强度并不与学习效率完全成正比。过强的学习动机会使学生处于一种紧张的情绪状态下,注意力和知觉变得狭窄,限制学生的正常水平。

②学习动机存在一个最佳水平,即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率随动机强度增加而提高,直至达到学习动机最佳强度而获得最佳;随后学习动机进一步增强,学习效率会下降。

③动机的最佳强度会随着学习活动的难易程度而有所变化,一般来说从事比较容易的学习活动,动机水平的最佳水平点会较高,反之较低,当学习活动难度适中时,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可达到最佳学习效率。

(3)有效性的分析

由于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根据动机与效果的关系,该校的这一做法的有效性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①这一做法最初可能比较有效。首先,学生可能会为了满足自尊需求而努力学习,产生一定的效果;但是,如果学生经过努力学习之后并未改变原状,学生会发现满足自尊需求这一任务比较困难,挫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降低学习动机,使得这一做法失去效力。

②这一做法针对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些学生急于要满足自身的自尊需求,因而产生过高的学习动机,过高的学习动机反而会阻碍学习过程的进行。因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并没有很大的提高,使得该措施的效果在这一类学生身上得不到体现。

③如果持续的严格的执行这一规定会导致学生持久的高度的学习动机,可能


会使得学生之间相互竞争日益激烈,学习动机越来越强,最后超过最佳的动机水平,而导致全体或大部分学生学习效果下降,最终有可能会导致全体学生的学习水平下降。

所以,该校的做法并不是刺激学生学习动机的好的办法,其有效性不高。

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罗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网上 - 考研网上辅导班有用吗 >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3版考研真题精选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相关推荐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