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上

...就业内卷以后还有必要让娃刷学历吗扩招本科毕业生研究生_网...(就业内卷现象)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 那天听到一个读者胖友汇报,说一个自家亲戚娃某藤校毕业,留学前前后后花了家里100多万。结果回国一直找不到工作,家里蹲也不是事儿,最后只能屈尊在一个小公司打工,月薪几千块。害,这不就是之前爆火的那个梗吗?“花了140万去米国留学,回国薪资4500”。肯定也有人奇怪,藤校毕业为啥不在锅外找工作呢?不是容易的多?这读者说一来只要在亚裔圈,从事华人比较多的行业,也是卷得不行。二来多方考虑,亲戚还是想让娃回国。也是没想到,回国会这么难。说到这想起来前阵子看的一个新闻:我锅教育部表示,目前我锅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经达到 2.4亿,已经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所以为啥现在内卷会闹这么凶?一边是大学盲目扩张,一边是学历疯狂贬值。还真是一个很神奇的现象。说到扩招,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感觉?反正我自己的感觉是超明显。我是79年的,上大学刚好赶上了扩招前的最后一波。那时候根本不存在学历贬值,985是真正的天之骄子,尤其热门专业出来红利还是很好的。我当年的同学,现在也基本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我姐比我更早,她一个普通本科毕业生,因为英语好,一毕业就进了全球50强外企,35就财务自由了。所以在当年,读书路线简直稳赚不赔。但现在不一样了。扩招后,明显学历严重贬值。别说全球50强了,以我们当年的学历普通公司都未必进得去。看了几组关于扩招的数据,还是非常直观的。1999年6月,郭嘉正式出台了高校扩招政策。当年中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47.4%。之后2000年的扩招幅度为23.86%,2001年为19.10%,2002年为14.92%。连续几年扩招之后,到2003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就超过了1000万。而时间到了2010年以后,每年本科招生人数在400万以上。到2020年,光那一年的毕业生人数,就差不多1000万了。到2021年更是突破1000万人,2022年继续增加到1067万,号称“史上最难毕业季”。说到这个“史上最难毕业季”也是逗得很。搞不清从哪一年开始,每年毕业季都是“史上最难毕业季”。反正年年都难,一年更比一年难就对了!而大量的本科毕业生因为就业压力,纷纷去考研考博,于是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也开始了大扩招。上次在那篇《宇宙神专业计算机全军覆没》我们就说过,尤其是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当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数字。(郭嘉这一招秒啊!扩招研究生确实可以暂时缓解就业压力。)只不过那批人,今年又差不多要找工作了!嗯,当初自己挖的坑、埋的雷,如今流着泪也要蹚完。还看到一个吓人的数据,现在每年光硕士毕业生就差不多100万。每年100万硕士涌入职场,但适合的岗位又没增加,那竞争的惨烈程度,完全能够想象。。。可谓是,卷上加卷,恶性循环。还看到一个观点很有意思。有人说,既然内卷是因为大学扩招导致的,那能不能让大学不要扩招呢?这玩意他很矛盾也很复杂。首先,大学扩招,确实是有利有弊的。对社会来说,年轻人才大幅度提升素质和学历,本身是件好事儿。好比你娃要上学了,发现娃老师是你们村流着鼻涕不学无术的王二麻子;去看病,又发现大夫是

隔壁村天天逃学的刘狗剩,你肯定是心里打鼓的。至少现在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素质都大幅度提升,随便一个好点的公立学校,老师的招聘要求都是研究生学历,随便一个三甲医院,医生都是博士毕业。咱肯定放心的多。但当一个社会连卷烟厂的流水线小工也是海龟名校硕士,街道办一个戴红袖章的基层也是北大核物理博士的时候,那就很变态了。因为拧螺丝这种活儿,它压根用不到那么高深的技术知识啊!之前北大博士进街道那篇我们也讨论过,这个社会上的绝大多数岗位,压根用不上那么高的学历。只不过同龄人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取决于社会提供的机遇总量。说人话,就是僧多粥少。僧想喝粥,肯定要靠抢,你叫大家不要抢,不如多给大家分点粥。要是能舒舒服服找份对口的工作,谁愿意当蛋卷?以前经济好的时候,你见过这么疯狂考研考博考公的吗?再看学生自己,也是有利有弊。当初如果不是扩招,有的人可能只能上个门头沟职业技术学校。现在一扩招,那也是一名光荣的本科生,还有机会考92硕士冲击大厂。大学扩招,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扩招带来的除了竞争加剧,还有学生自己的素质也下降很多。之前一个胖友跟我吐槽,她的生物科技公司招实验师,应聘的人90%以上都是“菜鸟”级别的;中x大学的硕士,文献阅读能力极差,用一个星期时间还弄不清实验设计的原理;几个二本院校的硕士,对生物医学知识缺乏最起码的了解,业务能力更是不忍直视。所以就算扩招本质是好的,扩名额却不扩能力,也是扩了个寂寞。再来看学校这方面,也是一亚的道理。对高校来讲,只有不断扩张,才能从郭嘉那拿到更多钱和资源,有了钱和资源,才能做大做强。为了做大左强,就需要不断成立新的学院、分校,从而带动了很多产业的发展,因为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产业。可以看到只要有机会,所有的大学都会拼命扩大产能。因为,扩招是符合高校自己利益的。至于毕业生好不好就业,也不是他的核心利益诉求啊!但这么折腾得过了,也会看到不少奇葩景象。比如有的大学胡乱开设一堆烂专业,打肿脸充胖子,盲目自诩“综合性大学”;有的三流高校非要搞什么艺术、哲学、表演之类的脚不沾地的劳什子“务虚”专业;有的明明没有师资,却想着法子从郭嘉口袋里骗钱,培养一堆不堪用的老大难;最多的是“严进松出”——只要迈进了高校的门槛,稀里糊涂混几年,也能顺利毕业。所以,才会出现多少学生挤破头考上大学,一毕业既失业。大学的产能是扩大了,可是就业率下降又稀释了高校光环,也是白费功夫一场。就业困难导致了考研率考博率攀升,又进一步促进了学历贬值和内卷。其实,这些问题从本质上看还是郭嘉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导致的。当年刚刚改开时,我锅需要大量高素质劳动力,于是高等教育体系大量扩招,多快好省弄批高级搬砖的。但现在,郭嘉的产业结构已经差不多定型了,教育体系每年输送的高级搬砖人数够了,再来也没那么多岗位了。社会培养的人才和岗位需求不匹配,注定了消化不了那么多的高精尖人才,于是985毕业也要送外卖了(没有说送外卖不好的意思)。所以从郭嘉层面,要做的还是推动创新技术进步,把蛋糕做大才是根本问题。不能为了降低内卷,而剥夺别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啊。作为家长来说,也要放下对学历的执念。再我们以前的认知里,道路千万条,刷学历是里面最平坦的一条。学历本质上,是为了将来拿着“入场券”,进入一个相对高大上的就业市场。没有学历,基本可以说是和一份“体面”,“朝九晚五”,“有双休”的中产工作绝缘了。至少“公务员”这种稳定平坦的躺尸类可以保证没门。尤其放在20年前,死磕高学历是很划算的。但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尤其是在国内耗时耗力念的硕博,并不适合所有人。(觉得如果有合适的短硕,倒是可以考虑。)学历,本质只是一张入场券。决定人生广度和高度的,终究还是真正的能力。当然又有学历又有本事的人,玩得最开。除了一些天生就是考试天才的娃(比如我bing,一门完全不懂的科让我去盲考都能靠“两长一短选一短”拿至少70,bing公一开始不信,拿他医学执业证考试的的阅读理解考我,结果每次我准确率都有80)花巨大的经历去死磕学历,其实是不值的。家庭有能力的,还是应该主抓能力。能力是什么?包括对社会运作的了解、对趋势的敏锐、对机会的捕捉,还有交际、运作、财务等等能力的综合。基本就是商商,财商,社商等等的综合。与其让非考霸的娃不现实地刷名校硕博学历,毕业后当那些大公司的高级螺丝钉,还不如让娃去发现、去发掘新时代的新商机,搞不好赢面更大。所以,爸妈自己没能力给娃提供壁垒,那就更要尽早帮娃找到努力方向。从小训练娃的品格和毅力,在热爱擅长的领域中深耕,留下足印,准备好自己的作品和展现自己的能力——这才是摔不烂的铁饭碗。上学,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途径,而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这是一个差异化世界,差异才能吸引关注,才能带来价值,才能进行价值转化!只不过和别人走不一样的路,对于家长确实是种心智的考验。如果是实在没钱的学渣该怎么办呢?也可以打开思路嘛。学些发达国家刚需的蓝领专业,以后移民加拿大新西兰,稳了再搞个团聚,把父母接过去,也能迎来蓝领的春天呀。总之,认清形势,才能做出最有利的决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网上 - 考研网上辅导班有用吗 > ...就业内卷以后还有必要让娃刷学历吗扩招本科毕业生研究生_网...(就业内卷现象)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相关推荐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