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上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考研真题整理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1公共物品(上海交通大学2006研;中山大学2010研;中央财经大学2014研;厦门大学2006、2008、2015研;湘潭大学2015研;北京师范大学2017研)

答: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指对所有涉及的消费者都必须供应同样数量的物品,即每个人必定消费相同数量的这种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公共物品具有以下四个特性:

(1)非排他性。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

(2)强制性。公共物品是自动地提供给所有成员的。

(3)无偿性。消费者消费这种物品可以不支付费用,或者以远低于其边际效用或边际成本决定的价格来付价钱。

(4)非竞争性。公共物品是提供给一切消费者的,无法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分割。

由于公共物品既没有排他性又没有竞争性,所以能够从公共物品获益的人可以避开为公共物品付出费用,这称为“搭便车问题”。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上,人们总是希望由别人来提供,而自己坐享其成。要使公共物品有效率地提供出来,经常需要政府的行动。

2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中央财经大学2006、2008研)

答:公共产品指对所有涉及的消费者都必须供应同样数量的产品,即每个人必定消费相同数量的这种产品。

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公共产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其中,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指公共产品可以同时为许多人所消费,增加一名消费者的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即一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可供别人消费的数量。

公共产品在使用时,不同于一般“私人产品”,具有非竞争性的特性。例如,新生人口同样享受国防提供的安全服务,但原有人口对国防的“消费”水平不会因此而降低。从某种程度上讲,道路和电视广播等也与国防一样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争性。在达到一定点之前,道路上多一辆汽车不会妨碍原有汽车的行驶;某个人打开电视广播同样不会影响其他人收听。因而,在到达一定限度之前,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使用并不影响其他人的消费效用水平,这称为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

3公地的悲剧(上海交通大学2007研;中央财经大学2015研;北京师范大学2016研)

答:公地的悲剧是指公共所有的土地由于长期的超载放牧而日益衰落的现象,后特指公共资源可能很快就会因过度地使用而造成灾难性后果的社会现象。由于土地是公共所有的,每一个放牧者都只考虑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并不考虑自己可能给他人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此情况下,所有个人的最优放牧数量总和将远大于公共地整体的最优放牧数量,由此导致放牧超载,土地日益衰落。

公地的悲剧可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当一个人使用公共资源时,他就减少了其他人对这种资源的享用。由于这种负外部性,公共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政府可以通过管制或税收减少公共资源的使用来解决这个问题。此外,政府有时也可以明确产权关系把公共资源变为私人物品。

4Free-Rider Problem(厦门大学2007研)

答:撘便车问题(Free-Rider Problem)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于1965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每个人都想不付任何成本,或只付出很低的代价,来享受公共物品的服务。

由于公共物品既没有排他性又没有竞争性,所以能够从公共物品获益的人可以避开为公共物品付出费用,这称为“搭便车问题”。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上,人们总是希望由别人来提供,而自己坐享其成。要使公共物品有效率地提供出来,经常需要政府的行动。

二、单项选择题

1市场不能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因为()。(中山大学2005研)

A.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

B.消费者都想“搭便车”

C.公共物品不具有竞争性

D.以上三种都是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公共物品不具有竞争性,对于同一物品,新增一单位的消费不会影响原有的“消费水平”,所以每增加一单位消费量的边际成本为零;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所以不支付费用也可以消费,故消费者会选择“搭便车”而不是付出成本。市场只有在物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时才能起到作用,否则会陷入市场失灵。所以,市场不能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

2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的()。(中山大学2010研)

A.水平相加

B.垂直相加

C.算术平均值

D.加权平均值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的垂直相加,其原因在于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存在非竞争性。由于消费的非竞争性,每个消费者消费的都是同一商品总量,因而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量都与总消费量相同,另一方面,对这个总消费量所支付的全部价格,却是所有消费者支付的价格总和。

3公共物品供应的最优均衡条件为()。(上海财经大学2006研)

A.每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相等

B.消费者的边际意愿支付之和应等于提供该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

C.提供公共物品的私人成本等于提供公共物品的社会成本

D.每个消费者的边际意愿支付等于提供该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如果公共物品是按某个固定数量提供或者根本不提供,其供应的最优均衡条件为:消费者支付意愿(保留价格)之和大于或等于公共物品的总成本;如果公共物品是按可变数量提供,则供应的最优均衡条件为:消费者的意愿支付(边际替代率)之和等于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

4假如某个小村庄有200个居民,他们的偏好都相同,效用函数为

其中和分别是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假设每单位私人产品的供给成本是1,每单位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是10,问帕累托最优的公共物品供给是()。(上海财经大学2011研)

A.100

B.400

C.800

D.1600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公共物品垂直加总规则:

即有:

解得:G=100。

5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的()。(中山大学2010研)

A.水平相加

B.垂直相加

C.算术平均值

D.加权平均值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的垂直相加,其原因在于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存在非竞争性。由于消费的非竞争性,每个消费者消费的都是同一商品总量,因而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量都与总消费量相同。另一方面,对这个总消费量所支付的全部价格,却是所有消费者支付的价格总和。

三、计算题

1某地有三个农村,共同在一小河上架设一座桥梁。建桥的总费用是桥的宽度的函数:

各村对桥的宽度需求与本村承担的单位(宽度)费用Ei有关,具体如下:

(1)求建桥的宽度;

(2)求三村分别承担的建桥费用。(华中科技大学2004研)

解:(1)由题意可得,各村承担的单位(宽度)费用分别为:

由于桥梁具有公共物品消费上的非竞争性的特点,故有

在公共物品场合,最优标准是每个消费者的边际利益之和与边际成本相等,即有:

解得:建桥的宽度m=8。

(2)三村分别承担的建桥费用为:

2假设一个村庄的村长决定修建村里的道路。但他不知道村民对修建交通道路的估价。修筑道路的成本与道路的长度有关,且

每个村民的边际意愿支付为

(1)确定所修建道路的最优长度的条件是什么?如果村民的人数为1000人,那么该村应修建多长的道路?

(2)假设修建道路的成本是固定的,且

那么当村民人数为多少时才应该实施修路工程?(上海财经大学2008研;上海交通大学2010研)

解:(1)如果公共物品按可变数量提供,提供帕累托有效公共物品量的必要条件为:边际支付意愿之和等于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所以,确定所修建的道路的最优长度的条件是所有村民的边际支付意愿之和等于修筑道路的边际成本。如果村民的人数为1000人,最优的道路长度为:

解得:最优的道路长度

(2)在道路修建成本固定条件下,当村民的边际支付意愿之和大于或等于总成本,则修建道路是合意的。因此,设村民人数为时修建道路,则应满足

解得:

所以,当村民人数在及其以上时才应该实施修路工程。

3牧民A和B在同一块地放牧。假设:如果这块地上有20头牛,每头牛终生可以产出4000元的牛奶;这块地上有30头牛时,每头牛终生可以产出3000元的牛奶;有40头牛时,每头牛终生可以产2000元的牛奶。牧民购买一头牛的成本为1000元。显然,如果在这块地上放牧更多的牛,每头牛能吃的草就少了,牛奶产出量就少了。

(1)设A和B每人可以买L=10头牛,也可以买H=20头牛。如果是一次性非合作博弈,计算并画出A和B的净得益矩阵图示。

(2)给出该博弈的纳什均衡解,并说明理由。

(3)放松本题的假设,如果这块地成为放牧公地(共有地),放牧的牛数不受限制,若干年后结局会如何?为什么?(上海交通大学2005研)

解:(1)牧民A和B各自的利润有以下四种情况:

①A和B每人买10头牛时,放牧每头牛可以带来利润π=4000-1000=3000元,故牧民A和B的利润都为:10×3000=30000元。

②A买10头牛,B买20头牛时,此时,A的利润:10×(3000-1000)=20000元,B的利润为:20×(3000-1000)=40000元。

③A买20头牛,B买10头牛时,此时,A的利润:20×(3000-1000)=40000元,B的利润为:10×(3000-1000)=20000元。

④A和B每人买20头牛时,放牧每头牛可以带来利润π=2000-1000=1000元,故牧民A和B的利润都为:20×1000=20000元。

牧民A和B的净得益矩阵如表8-1所示。

表8-1牧民A和B的净得益矩阵

(2)策略组合(买20头牛,买20头牛)是该博弈的纳什均衡解。理由如下:

表8-1中的支付矩阵表示A、B都有两个策略(买10头牛)和(买20头牛)。对于A的策略选择而言,当B选择(买10头牛)时,A会选择(买20头牛);当B选择(买20头牛)时,A会选择(买20头牛)。同理,对于B而言也是一样。所以,(买20头牛)都是两人的占优策略。策略组合(20头牛,20头牛)达到了一种均衡状况,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所以(20头牛,20头牛)是该博弈的纳什均衡解。

(3)如果这块地成为放牧公地(共有地),放牧的牛数不受限制,若干年后两人的收益为零,并且牧场被破坏,即会导致“公地的悲剧”。理由如下:

图8-1 公地的悲剧

如图8-1所示,平均产量曲线下降,这是因为随着公地上放牧的牛数增加,每头牛的产量将会递减。由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所以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始终位于平均产量曲线的下方。如果这块地完全由私人排他性占有,那么牧民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有效率产量。但是,如果这块地成为放牧公地(共有地),由于每个牧民都有同等放牧权,而从单个牧民的角度看,则增加放牧量大有可为。直到单个牧民放牧一头牛的收益等于成本时,所放牧的牛数就会一直增至使利润下降到零为止。即在缺乏限制使用牧地的机制的情况下,公共牧地一定是过度放牧的。

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网上 - 考研网上辅导班有用吗 >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考研真题整理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相关推荐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