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上

24届华政考研二战经济法381分备考经验和心路历程_时间_笔记_内容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原标题:24届华政考研二战经济法381分备考经验和心路历程




二战经济法381分备考经验和心路历程


写在前面

我本人从来都不是一个崇尚备考经验的考生,无论是在备考法考还是考研的过程中,我都没有过多地去看所谓的高分经验,或者说,将其作为考试的圣旨去按部就班地执行。备考这件事,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你要知道在某个阶段自己应该做到哪些事,至于具体你如何达到你的目标,这完完全全取决于你自身的情况。因此,这篇经验贴不是在给大家做一个系统的备考规划,各位同学大可将此作为一个故事去读,作为茶余饭后的一则消遣,“原来这样也是能考上研究生的”,如果能带给你这样的感受,那本篇经验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个人情况

我是华政本科的二战考生,一战之前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法考上,六个月的法考备考时间让我在法考学科尤其是民刑上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法考民刑对于考研的重要性会在之后提到),并且法考也取


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但是法考结束之后仅剩的两个月,让我无法在考研上更进一步,落榜中政的民商。虽然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但依然给我打击很大。

重整心情之后,我决定二战选择华政的经济法。做这个决定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妨听一下:华政的经济法是一个背诵占大头的学科,其有经济法、商法和金融法三个部分,体量庞大,背诵内容繁多,而且彼此之间没有太多逻辑性可言,并且这些学科在法考中并不是考察的重点。因此,作为二战的考生,我自然有大把的时间去磨这些死记硬背的内容,这样就可以排除掉很大一部分来自一战考生的竞争。

备考时间线

3月-6月:

这段时间我是实习,毕业论文答辩,考研三线同时进行。由于在律所实习,工作量比较大,只能抽下班时间看经济法的精讲笔记。每天保持两小时左右的时间,周末如果没有加班会看4-6小时。在这三个月,我只是把经济法精讲笔记看了1遍以上两遍不到,只是看,没有背,也没有看指定教材,因此这一遍多看下来只有一个感觉:和没看


一样。在5月份我开始陆陆续续看法综的民刑,捡拾一下法考时的记忆不至于遗忘。

6月-9月:

暑假这三个月的时间是打牢基础的黄金时间。我六月实习结束回华政专心复习,每天保持从早上10点到晚上10点的学习时间,中间午睡和吃饭的时间除去大概有8-9小时,但是我也没有保证学习的这些时间里做到完全的高效,开小差看手机的时间还是挺多的,不过会大体把握分寸,不让自己过分分心。

这三个月里,我先是把考研经济法指定的三本教材对照精讲笔记通读了一遍,确保重要的知识没有遗漏,并且加固自己的理解,这前后花了两三周左右的时间。同样的,我也把法综白皮书(即指定教材对应的内容)对照法综精讲笔记通读了一遍。经济法和法综的复习是穿插进行的。在读完指定教材之后,就开始系统的背诵,也就是和精讲笔记一字不漏地硬磕,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把两本精讲笔记背诵了3-4遍。

这期间我会在每天晚上留出一个多小时做英语真题,平均两天一套的进度。政治会在每天学习疲劳的时候听考研的课,暑假后一个月陆续听完了毛概和近纲,做了对应地1000题,看政治真的只是纯粹调节心情。

9月-12月:

9月开学以后是冲刺的三个半月。到了这个时候我就是加速的背书,不断地反复背诵精讲笔记,让自己像机器一样运作,遗忘的东西一遍一遍重复,从头到尾滴水不漏。精讲笔记一直背到12月中旬,大概完整的背过12-15遍。背到第十遍往后,基本上能做到快速准确地定位任何知识地具体位置,复述具体内容。这段时间也是专业课热点频出的时候,一直跟着看震川的公众号推送,对热点保持印象。

英语一直到十月才刷完一遍真题,再用一个月地时间每天抽空刷了第二遍真题,这一遍我把精力主要放在背真题单词而非研究题型,此后一直反复背单词,偶尔做一两篇阅读找感觉,直到考试。政治刷完1000题后反复看了错题,此后肖4肖8按部就班跟上,直到考试。

各科分析:

经济法:

(1)总体而言

华政考研经济法,主要靠背诵,几乎没有捷径可走。书本上有的任何一处知识,都有可能被拿出来做名词比较或者解答分析,这一点从历年真题就可以看出,哪怕是你认为过时的知识点或者没有任何实际内容的空洞的知识点,都有可能被拿来命题。比如有一年考到的大题“公司的社会责任”,又有一年考到的“战略产业和基础产业”,以及今年刚刚考到的“贷记卡和借记卡”,而这个知识点被我在考前一个星期枪毙掉了,还给了自己一个充足的理由:我是考法律又不是考银行。诸如此类看似和法律沾不到边的内容,都会被列入到题中。因此,背书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应该尽量做到滴水不漏,不要心存侥幸,

(2)背诵材料的选择

选择教材,也就是选择了背诵的内容和背诵体系。

对于时间充裕的同学来说,精讲笔记应该是最好的选择。我个人是一本精讲笔记从开始用到考前一天。正如之前所说,经济法考试内容涵盖了方方面面的知识点,而精讲笔记在对指定教材做了适当省略的基础上保留了几乎所有可能考到的知识点。有同学会担心知识点太多会不会学的泛而不精,这点我认为不会,虽然经济法整体逻辑性不强,但是知识与知识之间是可以形成对比的,学到更多的内容反而更有助于对整体知识的把握。还有一点,我认为经常换书对知识点的记忆未必有好处,反之,当我们能将知识点定位到书中的某一位置,更有助于记起具体内容。

对于时间紧张的同学,比如法考后考研,那用背诵笔记或者精华也是可以的,就往年经验来说背诵笔记已经涵盖了几乎所有的考点,只要能用心把背诵笔记吃透,完全可以应对大部分的考题。

(3)关于指定教材

对于想看的同学:我个人是把指定教材对照精讲笔记全部翻过一遍。实话说,《经济法教程》《商法教程》这两本大砖头很多内容已经过时了,而且由于编写问题,用语前后不一致,逻辑矛盾的地方也是有的,因此看这两本的时候可以有选择性的去看,诸如历史沿革等长篇累述可以全部略过,关注一下精讲笔记上有的内容,尤其把精讲笔记上看的不是很明白的地方对照教材上的具体段落看一遍,必要时把关键词记在精讲笔记旁边,这样看指定教材的目的就达成了。我全部看一遍下来之后的确对整个知识体系有更加清晰的认识。金融法有两本书,《新编金融法学》和吴弘老师的《证券法》,虽然说前者已经涵盖了证券法的内容,但是就近几年命题来说,我发现还是会选择吴弘老师的《证券法》作为出题参考,比如19考研考到的“反收购”就是吴老师书里的原文,但凡你看到了毒丸计划,白衣骑士,黄金降落伞,写上去就直接拉其他人一大截。当然,看这本书是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来说的,备考时不建议精读,震川考研的资料中也专门有这个点,这点是超级厉害的,至少我所认知的其他机构都没有踩到这个点。

对于时间紧张不想看的同学,不看也不会有什么影响。总的来说,指定教材是前期看的,它不一定能体现在最后的分数上,但多少会增加自己备考的信心和底气。

(4)关于热点

经济法的热点是很多的,每年都有琳琅满目的新规则新解释出台,金融市场更是年年有大事发生,这些信息的收集对于考生,尤其是对金融经济市场一无所知的考生来说简直是噩梦。不过大可不必担心,每年真正值得纳入考题的热点也就那么些,比如新之前几年的新税法,新公司法司法解释,九民纪要,新外商投资法,科创板,今年的新证券法,这些都是各大媒体讲了又讲,法考书上重点标识,后期震川的增补材料也会汇总的内容,适当背诵就可。至于它如果考到诸如影子银行,资产证券化这些更深层次的热点,又或者像今年考到的超额配售权,你不会其他人也不会,不必总是放在心上,基础知识才是重中之重。

另外还有导师论文的问题,看论文在复试比较有用,但是准备初始的过程想自己押题也是可以的,推荐选择个别老师的一两篇文章细看,再把论文大纲记下来,选择的文章主题一般是那种不过分专业,可以放进考题的。比如我自己看了钱玉林教授的《商法漏洞的特别法属性和填补规则》,逻辑性很强且容易理解。当然这都是学有余力时,看个人情况选择做的功课。

(5)背诵几遍

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不是说你背的越多遍就一定直观地分数越高,我自己就是个例子,虽然已经背了12遍往上,最后也只有110上下,不过这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多背可以保证拿到一个基本的分数,至少不会在入围的同学中因为专业课拖了后腿。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记忆保持到考前一天,越是临近考试,越要沉下心来记。

法综

今年我的法综是126分,应该属于高分段,对法综的复习有一些自己的理解

(1)民法

我用的是钟秀勇的法考教材,配合精讲笔记一起看。民法虽说是考总则部分,但从这两年的趋势来看,分则的内容越来越多的搬上了考题。从去年的赠与合同到今年的无因管理,不按套路出牌看起来成为了华政的民法标配。这里要吹一下老钟的法考教材,这本书是按照民法教材的体系编写的,非常有逻辑,对很多理论知识都有详尽的阐述,对于重要的知识点也有对应的要件陈列,比如今年考的无因管理要件,在老钟的书上直接就有原文。所以对于时间充裕或者正在准备法考的同学,精读老钟的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说回精讲笔记,其实华政民法现在已经没有所谓的指定教材,都是天马行空出题,精讲笔记是编者选取的部分教材里的部分内容,未必能确保直接命中原题。当然,民法还是重在理解,对精讲笔记中的体系应当熟悉。

(2)刑法

因为在法考时对柏浪涛的刑法体系深入骨髓,所以初次接触华政的刑法感到无所适从,这时候就要抛弃杂念,先把精讲笔记里的刑法内容啃下来,总则里的犯罪形态,主客观要件,阻却事由等等尽量记住精讲笔记里的表述,尤其是概念里分点表述的,是重中之重。分则里的犯罪构成同样按照笔记里记。在复习刑法时完全可以为自己减负,尤其是分则,重点的罪名,其实只有那么十几个,学过法考的同学都知道,法考已经把这些罪名从里到外剖析了一遍又一遍,因此按照这种思路来分析,只要逻辑清晰,一般就没有问题。总之民刑这两门的学习我都是法考教材不离手的。

(3)法制史

法制史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都是很陌生的,虽然说只要背就行,但是背还是有方法让自己不那么枯燥。法制史是为数不多我对着白皮书仔细看了的法综学科,其中中国法制史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文言文多,对于特定法律制度,都有固定的表述,精讲笔记里写了一些有典型性的表述,白皮书里会有更多表述,而我会选取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词句记在书上,就像背古诗一样,也更有趣味性。至于外国法制史,理解起来没什么困难,都是大白话,但为了增加印象我还在某站上找了华政老师讲外法史的课程来听,睡前听一两节课,也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的印象。

(4)其它学科

真的就是单纯的背了,尤其是宪法和法理学,非常非常枯燥,可以尝试在暑假记上两三遍,临近考试前的两个月,一定要往死里磕,背到就是分。诉讼法这两年改的比较多,也是结合法考的书来背。

英语

我的英语考研经验可能比较适合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同学。

这里我结合一战的经验来谈谈英语复习。我的一战是70分,二战是79分。

初次接触考研英语时我是很恐慌的,因为我不仅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做完,而且阅读整篇做下来错上个8、9个都是常态,哪怕是到考前,也经常错很多,完形填空更是五分常客。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一战还被我考到70分(此前觉得60分都满意了)。一战的两个月我尝试过背百词斩,背恋恋有词,但是都收效甚微,直到我发现近几年考研阅读重复的单词越来越多,然后才改变策略,只背阅读里的生词。

所以二战我打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背大纲单词,也没打算听考研老师的课,就是决定把真题的单词背熟背透。从六月底开始做前20年的考研真题,保持两天一套,有些天间断了,就这样做到9月中下旬才把第一轮真题做完。尽管去年已经做过一遍真题,再做一次成绩依然惨淡,我唯一感觉到的就是词汇量的提升。在第二轮刷真题的时候,我的重点就只放在单词上而非题目本身,把每一篇阅读每一个生词摘抄下来,不断记忆,并且对部分单词进行适当拓展和类比,这种通过文章记单词的方式要远比死记效果更好。此期间我买了大纲单词,目的不是硬背,而是对已有词汇量的检测。关于作文,我没有特别准备,也从不背诵范文,我认为只要能正常表述,卷面工整就已经成功八成了,至于想加入亮点词汇、短语,这个工作在背真题单词的时候就可以特别留意。

最后我在考前半个月做了张剑的模拟5套卷,很多人说模拟题和真题的命题思路不同,没必要去做,但我做这套题一是为了找下阅读新文章的感觉,二是适当押题,因为19考研这套试卷命中了阅读原文。虽然最后也没有碰到原题,但是被这5套模拟题虐了之后上考场看考研真题确实轻松不少。不怕挫折的同学可以试一试。

政治

我认为政治是一门可以弹性学习的学科。如果放心不下想多学一点,学扎实一点,你完全可以从早期开始就每天给政治分配时间,精读教材,精做1000题;如果你时间不够,或者不把政治放在心上,也可以选择在最后两三个月突击政治。这两种学习方法最后在成绩上体现的差距并不明显。

政治冲刺阶段对提分比较重要(这里说的提分是指提到65-70左右的基础分,再往上的成绩就是天赋+运气了),考研和考研的背诵小册子都可以用。之前做过1000题的,可以把错题标记出来再看几遍。关于时事政治,我买了考研的时政小册每天晚上回去当新闻看,靠这个做会了很多模拟题,至于考场上有没有用那就纯粹碰运气。政治的模拟题,无论是肖4肖8还是徐8,都当作自己复习时的检验即可,没必要把模拟题的成绩当一回事,还是那句话,它不会和你的最终成绩有直接关联。

总之,我认为政治再复习时可以摆在相对次要的位置,用于复习其他学科之余调节心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网上 - 考研网上辅导班有用吗 > 24届华政考研二战经济法381分备考经验和心路历程_时间_笔记_内容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相关推荐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