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上

民族学考研宁强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_传承_民俗_传统(民族学考研方向)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原标题:?民族学考研:宁强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宁强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宁强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建立在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基础上的,拥有属于自己的鲜明特征,她与四川省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血脉相连,成为我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独创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各民族、各地区的多种因素影响,如所处环境、文化习俗、宗教信仰、文化习俗、价值观念等,这些因素共同创造出丰富多彩、饱含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强地处陕甘川交界之处,地界三省、毗邻八县,人口流动频繁,秦楚陇蜀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民间多神信仰和原始宗教在这里流布,文化结构多元,对本地域独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历史上的宁强羌族作为一个外来迁徙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已与宁强汉族水乳交融,创造出了独具宁强地方特色的灿烂文化艺术。例如宁强羌绣,与四川羌绣相比,除了保留一些本民族的传统之外,已经渗透着强烈的汉族审美观念与审美意趣,很多作品反映了汉族对生活的追求与民间信仰,是羌汉两族民众融合的产物。从广义的艺术的发生规律和传播的角度来说,宁强羌绣可以称作羌绣艺术的一个分支,而不能归入四川羌绣的范畴(10)。再者,由于交通不便,多民族混居,造就了宁强较为封闭的文化环境,保存了“傩”这种独特的民俗。宁强羌族傩戏也被羌学专家们认为是四川古羌傩舞之源,不但有很强的观赏性,更是古羌文化研究中重要的一环。羌学学者张善云曾说:“四川会傩艺武技的很少,而宁强却有360余人,宁强人以羌人自居无可厚非。” (11)作为“中国羌族傩文化之乡”,宁强傩文化的表现形式如傩画、傩面具、傩歌、傩舞、傩戏等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一不具有独创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点,宁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创性已经成为宁强地方文化的重要特征。



(二)活态性



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特征,就主体而言,它依附于人的身体,通过人的思想、意识和情感等以技能、技巧和技艺等形式得以外化。就客体而言,其信息记忆等储存于人之身体,身体活动和实践活动一旦停止,这些信息便会消失,即所谓的人去艺绝。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这些活态性表现在地方民众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文化变迁方面(12)。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虽然很多脆弱的文化会被历史的尘埃埋没,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中的精品却能成功地保留下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注重的不仅仅是技能、技巧和技艺的延续,更是一种生活状态和生活写照,突出以“人”为本的“活态”传承。例如,羌族刺绣、竹编、羌族傩艺绝技、傩画及傩面具制作、羌族民俗剪纸和传统饮食核桃馍、麻辣鸡、根面角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若要完整展示它们的羌族文化魅力,则需要注重塑造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空间,避免脱离它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环境。近年来,宁强县政府一直致力于宁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在政府官网上专门设立了“活态传承,非遗同行”栏目,举办羌族文化旅游节、羌族傩艺绝技展演、羌族文化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食节等多项大型活动,向全国展示出宁强羌族文化的特色,这就是宁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表现。此外,宁强各乡镇的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也成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成为傩舞、山歌、社火、采莲船、秧歌、腰鼓等的传习场所,发挥着文化的传播和辐射作用。宁强羌族文化博物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基地和陕西省第二批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以羌族文化特色教育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青少年感受到家乡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推动了宁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发展。



(三)民族性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民众的实用性目的往往依靠神秘的民俗行为来促成,无论怎样复杂,目的都是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宁强民间传承着大量古老风习,“万物有灵”的原始观念依然存在,佛、道二教在宁强广泛传播,尤其是道教对民俗生活的介入,使宁强传统民俗的神秘色彩更为浓厚。宁强最具有神秘色彩的莫过于宁强的傩文化和羌族祭祀仪式:原始舞蹈、原始道具(面具、乐器、服饰),古风古韵,幽远绵长;傩技中的幻术,能把人带入神秘莫测的意境;祭祀、祈福,上刀山、下油锅、过火海等傩艺绝技,吸引了许多学者及民俗摄影爱好者前来考察、观赏、采风。宁强羌人在表演上刀山、下油锅、过火海前,都要念咒掐诀,祈告神灵,给人一种未知不可解的感觉。宁强端公的神秘性和神圣性是毋庸置疑的,他的出现就以其“超人”的本领扮演了巫师与领袖的角色,既能传“神谕”,达民情,又能同“鬼神”打交道,并以法降之,是羌人中最有权威的文化知识集大成者。同时他又是地道的凡人,是个普通劳动者,虽然他法术高强却不以此作

为谋生的手段。他以人的根本利益为中心来调节人、鬼、神三者之间的关系。宁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宁强羌人在历史进程中沉积下来的,蕴藏着众多的优秀文化因子,构成了绵延不断的历史信息,是民族个性特征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表征,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着无尽的养分,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宁强流传的大禹治水传说故事,浸透着强烈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宁强羌族端公的上刀山、下火海等绝技表演,展示出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大无畏精神。宁强羌族祭祀、丧葬、婚嫁活动中的习惯与禁忌、家法民约表现出人们敬奉祖先、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的热爱生活的精神,等等。



人类的一切文化创造,都可以归结为对真、善、美的追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追求真善美方面所达到一定水平的标志,而民族精神则是特定民族在追求真善美的文化创造中所表现出来的心态特征的总和。民族精神的产生、存在和延续,一方面是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为基础的,另一方面又是以种族的繁衍为前提的,但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一个民族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羌族正是这样一个有着旺盛而顽强生命力的民族。宁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精神维系着整个群体的行为与思想。它保持社会生活稳定的同时,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它反映了宁强羌族的共同心理情感,起着维护和巩固民族共同体、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在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宁强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的,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态载体,是延续了千百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我们经过调查后发现,宁强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体分为家族传承和社会传承两种。宁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但是整体来看专职传承人数量并不多,传承方式主要集中在社会传承方面。



(一)家族传承



家族传承指在有血缘关系的人们中间进行传授和修习,一般不传外人,有些甚至传男不传女,多表现在传统手工艺或专业水平较高、技术性要求较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中。以羌族端公师徒传承制为例,主要在羌族人内部,不得外传其他族人。传承特点是学徒不脱产学习,没有专门的纯粹的学习时间和场所;传授方式是口头传教,口耳相传,以心记忆,在端公的各种民间信仰仪式活动的实践中习得、仿效和模仿。根据笔者的调查,宁强端公传承人吴昌苏4岁时因腿病而拜师学端公艺,初拜何清源的弟子杨朝兴为师。吴昌苏兄弟四人,本人行二,三弟吴昌军、四弟吴昌青的大部分技艺是在吴昌苏的教授下学会的。三弟、四弟现也租住在县城,照管读书的孩子,在打工养家糊口之余,从事傩艺表演(13)。宁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族传承往往伴随着自己的古老民间信仰体系和诸多禁忌,未出师的晚辈学习技艺的主要途径是跟长辈跑场子,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虽然长辈会倾囊相授,但晚辈要掌握全套技艺,也不是易事。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很多家族后辈们不再从事这一行业,家族的传承体系断裂,这些家族传承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逐渐开放化,从而转向社会传承。



(二)社会传承



社会传承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没有拜师,而是常听多看艺人或把式的演唱、表演、操作,从而无师自通而习得的;三是通过聘请传承人在学校、作坊、传习所等场所进行教育的传承模式或将某项非物质遗产编入教材和课堂教学中,以达到文化传承作用。



第一种即所谓的师徒传承。这有赖于熟练的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得以传承和延续下去。根据笔者调查,宁强县青木川镇李家院村的何正举和广坪镇茅嘴村的冯永发为师兄弟,两人精通傩艺,尤其是精通羊皮鼓的制作和表演;年轻的时候极为风光,远近闻名,很多上年纪的人至今对他们当年的表演盛况记忆犹新;后来因年纪大了,表演的市场小了,年轻人不愿意学了,才后继乏人。二人不甘心技艺就此断送,共同教了一个徒弟权先贵。两人2010年相继去世,所授徒弟基本继承了他们的技艺。权先贵后收了徒弟杜万贵、胡正华,延续了羌族羊皮鼓舞的技艺(14)。前文所说的宁强端公传承人吴昌苏也不再拘泥于家庭传承,而是广为收徒,已传授弟子五人,年龄最小的是1996年出生的汉源镇谢家沟村的苟皓,2014年拜师学艺,是吴昌苏最看好的弟子之一,已出师的徒弟有刘华琴、郭全学、罗振等(15)。宁强羌族端公戏传承人李森林自幼随父学艺,在他父亲的《传度牒文》中我们发现,此坛传至李森林时至少已有6代。如今七十余岁的李森林在镇巴县境内及相邻的四川省万源县境内有多位师兄弟,他本人也收了二十几个徒弟。在《传度牒文》中有一个叫吴法照的端公,他就是有名的“吴二神仙”。吴二神仙的弟子何本厚(法名“何法珍”)有4个弟子——蔡显安、曹兴安、罗文鹏、彭洪元,他们同住在南郑县小南海镇秦家坝村,他们同坛跳端公,还保留了已传至百年以上的端公戏的节目,表演的端公戏诙谐滑稽,富有生活情趣(16)。



上面提到的第二种和第三种社会传承则是需要借助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或外部力量,培养有个人兴趣爱好进而能做到传承发展的后继者。如宁强羌绣传承人王小琴,幼时跟随母亲学习羌绣,后又花了四年多时间走村串户,拜访了上百名羌绣艺人,还专门到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木兰商学院、北京服装学院、苏州工艺美术学院等大学系统学习羌绣技艺。2015年,王小琴注册了“羌州绣娘”商标,主动与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系,先后与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六所高校合作建立了科研工作站,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17)。此后,王小琴在镇上开展了羌绣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无业或失业的妇女学习羌绣,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舒家坝镇的聋哑绣娘郑娥。2017年8月,王小琴在舒家坝镇举办羌绣技艺培训班,郑娥的丈夫陈太彦给郑娥报名参加了10天的培训,跟王小琴签订了产品收购合同,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后来郑娥干脆来到羌州绣娘公司一心一意做起了羌绣活。在王小琴等人的精心指导下,身残志坚的郑娥刺绣技艺不断提高,绣出来的作品让人爱不释手,名声也越来越大,成为陕西省脱贫攻坚的典型案例,2019年荣获陕西省脱贫攻坚“奋进奖”(18)。



近年来,宁强县着力打造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场所,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塑造良好空间。截至目前,完成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的提升改造工作,积极指导各镇(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传承基地、生产基地的建设:在羌博园、二道河社区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街区2个,建设镇(街道)传习所15个,包括羌族刺绣、竹编、羌族傩艺绝技、傩画及傩面具制作、羌族民俗剪纸和传统饮食核桃馍、麻辣鸡、根面角制作技艺等,建立羌文化普及教育示范基地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2个,生产性保护基地3个,正在筹建综合类传习所(点)5个(19)。其中,羌绣、竹编、羌族傩艺绝技、羌族婚嫁习俗传习所规模日益扩大,活动频繁,辐射带动力强。以宁强福兴老字号王家核桃馍、宁强麻辣鸡、根面角制作技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类传习所传承向好、效益明显。各类传习所的建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提供了良好的传承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宁强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路径 (一)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与旅游业相结合,走文旅融合的发展道路



2018年国家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合并而成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宁强县立足“汉水之源,羌族故里”的资源优势,以羌文化为主线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以羌族文化博物馆为核心旅游场地的羌族文化博览园与青木川古镇、汉水源森林公园共同组成了宁强县“文旅兴县”战略的三颗“璀璨明珠”。文化保护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如今已成为宁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途径。以县城的羌族文化博览园为例,博物馆在满足游客文化需求的同时定位于羌族文化体验,而博览园则进一步涉及游客饮食、住宿、休闲、娱乐、购物等一系列功能价值,园区内以文化学习、街头演出、手工体验、特色生产等方式吸引游客,让游客追寻更深刻的文化旅游体验,在精神上对这片羌族故土的模式化印象或浪漫印象得到强化。博物馆与博览园共同塑造的文化空间给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通过场景化、舞台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商品化等方式呈现给游客。游客在增强体验感,收获旅游价值的同时提高了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增加了地方的经济收入,并让这些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展示和宣传机会。经济利益又会催生出人们的自觉行为,使群众意识到羌族文化的价值所在,从而开始有意识地重视和保护本地的羌族文化,创造出新型的文化保护方式。因此,通过不断拓宽文旅融合的发展道路,不仅能够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宁强县旅游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让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内的当地民众从中受益,还能激发地方民众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



(二)开展宁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工作



2020年,党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这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因为与整体性保护相比,系统性保护更强调事物的动态联系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互为依存和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当宁强县青木川古镇回龙场羌汉杂居老街被确认为地方文化遗产后,这极大地提升了其知名度,使这些区域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其中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我们虽在研究层面确认和划分了宁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不能只保护该遗产的一个类型特征,过滤掉它具有的其他遗产类型的特征。这就需要对遗产保护进行统筹规划,综合考虑每个遗产所具有的类型特性,从而实施系统性管理。进入21世纪,公众对地方文化遗产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物遗产与公众隔离的保护性观念逐渐被地方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兼顾的观念所替代。各类地方文化遗产在得到保护的同时也成为公众文化教育和旅游的重要对象,并融入市场经济,成为产业经营的对象,与民众脱贫、就业、致富的关系日益密切起来。这一现实需求也要求我们结合实际,用系统观来研究各类地方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动态发展规律,从而博采众长,找到各类地方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最优化路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网上 - 考研网上辅导班有用吗 > 民族学考研宁强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_传承_民俗_传统(民族学考研方向)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相关推荐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