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上

考研录取率不超过20%,但为什么还要有人退学_阿黎_教育部_吕楠(2023年考研录取率)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原标题:考研录取率不超过20%,但为什么还要有人退学





《看天下》杂志原创出品



2021年,重庆的初秋,阿黎带着行李箱和硕士录取通知书,坐着朋友的车前往机场。朋友特意放了一首出征曲,振奋人心的鼓点喧腾了一路。



阿黎抵在车窗旁,用手机录下了窗外蓬勃迸出的朝阳。朋友在一旁说,你看今天天气这么好,你去了后,一定要好好读书,这是崭新的开始。阿黎回答,肯定的,好不容易才考上。



半年后,阿黎退学了,带着遗憾结束了她曾满怀期待的研究生生活。



2023考研即将落幕,有一百万人将步入硕士生涯,还有三百多万人落榜,录取率不超过20%。



考研的人数逐年上涨。教育部官网显示,2022年考研人数的增幅为2015年后最强,比前一年增加了80万人,达到了457万人。



为此,去年5月,浙江省湖州市甚至还打造了“考研新城”,为考研大学生提供免费公共课、免费自习室、免费辅导讲座等公共服务。



考研就像一座围城,无数的人想挤进去,但也有一些人想出来。2022年9月,中国政法大学发布的一则“32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的声明引发争议。其实,2021年,法大就曾宣布38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在考研难上加难的背景下,“录而不读”的人被认为是占用宝贵的名额,浪费别人的机会。



还有一些人,同阿黎一样顺利“上岸”,但进入象牙塔之后,却发现那并非理想之地。犹豫再三,他们离开。



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再创新高,达474万人,但仅比2022年增长17万人,增幅大规模下滑。







2022年12月24日,南京二十九高中考点,考生抓紧考前时间复习。(@视觉中国 图)



随着“考研热”的轻微降温,对于研究生教育的反思也日益增多。



f·s·迈克尔斯在《难逃单调:当人遭遇经济浪潮》一书中提到教育被引进市场世界后,成为了一种商品。学校是卖家,学生是买家,教育成为一种可以带给人们高回报的财务

投资,这也意味着,在择业时,回报率成为了必须考量的问题。



在考研中投入金钱和青春后,这波炙热的考学浪潮,会把学生们推向何方?



“不考上研我就会死”



阿黎本科就读于北京一所二本院校,临近大学毕业,同许多人一样,未来夹杂在迷茫和困惑中迎面而来。



有几个同学准备考研,阿黎和舍友没想太多,就跟着随大流了。



熟悉的学长在哈尔滨一所211院校就读,阿黎也跟着选了这个学校作为考研目标,那是阿黎从未去过的城市。虽然她觉得自己的本科专业材料化学是个“天坑”,她也不喜欢,但她觉得跨考的难度太高,就还是选择了本专业。



2020年疫情暴发后,阿黎搬出了大学,离开北京,回到重庆的县城里,全面准备考研。她住在家里,外婆每天准备好一日三餐,家人为她腾了一张可以学习的桌子。



阿黎日夜颠倒。“我每晚十二点到清晨六点学习,持续了半年,头发掉了很多,到现在都没长起来。”晚上入睡困难的后遗症一直持续到现在。



备考过程中,阿黎没花什么钱。而吕楠则为考研花掉了工作几年的积蓄。她大学毕业后,曾在一所私立学校做行政管理,日常工作琐碎、冗杂。看着令同学和家长尊重的任课教师,她觉得自己即便为学生付出很多心血,得到的仍是不理解和轻视。







2022年12月6日,江苏淮阴师范学院准备参加考研的学生在自习室复习。(@视觉中国 图)



在一次冲突后,吕楠裸辞了。收拾好东西回到家,她想清楚了,若想有更好的发展,就应该去读研。她决定跨专业去考985名校的教育学专业。



考研本就是一场信息战,衍生了一系列考研生意——报考咨询,志愿指导,复习课程培训,复试指导,寄宿学校等。



备考前期,吕楠搜集了各类师哥师姐的经验,对于他们推荐的资料和学习机构,都抱着极大的信任。没多久,她工作时攒的积蓄就花光了。



经济压力成为了她备考的一部分。辞职后,每个月没有了固定收入,备考期间的许多支出都需要家人承担。“我会很焦虑,担心如果没有考上,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我这一年是不是白费了,我当时的决定是不是错了,而且还要跟家里伸手要钱。”吕楠说,她失眠、掉头发、暴瘦。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网上 - 考研网上辅导班有用吗 > 考研录取率不超过20%,但为什么还要有人退学_阿黎_教育部_吕楠(2023年考研录取率)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相关推荐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