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上

榜样故事 在北京大学,他实现文理兼修!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周易·系辞上》中说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抱着探究人生终极意义和宇宙万物本源的动力,我在本科期间选择了‘形而上’的哲学专业学习。”

攀登,不一定是为了到达终点,更多时候是为了寻找终点。“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曾良恩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要转换专业,做一个“改变世界”的人。

此时,他回想儿时兴趣,“规划”两个字浮现在脑海。

小学时我就对国土规划感兴趣,喜欢看中国各种类型的地理地图,买回中国城市地图册,对很多城市的交通主干道进行新的布局,也对全国铁路蓝图进行勾勒。

于是,在大学的后半阶段,他除了学习本专业内容,还拿出大量时间准备跨学科考研。零基础的他磕磕绊绊地自学专业软件,生涩地描绘着蓝图,为考研时的六小时城市规划快题设计作准备。备考过程虽然艰辛,他却感受到幸福,因为无数个挑灯的夜晚都有梦想的星光作伴。

北京大学不仅人文社科实力雄厚,数理化生地等自然学科更是十分突出,两院院士人数众多,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以地理学为主体, 包含生态学、环境科学、城乡规划等多个相关学科, 具有理、工、文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这让跨文理科考研的曾良恩心驰神往。2017年,他如愿考入北大城环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师从赵鹏军教授,踏上了他的理科硕士研究生之旅,致力于城市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交通规划的研究。经过努力,他在研二学年获得班级综测成绩最高分与国家奖学金。2020年,曾良恩以优异成绩转为博士研究生,在博一学年,再次获得班级综测成绩最高分与国家奖学金。

“北京大学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使得我能够在主攻专业课的同时,也能够接触更为广阔的人文学科。”曾良恩表示,北大这所以

文理皆见长的综合性大学十分契合我一路走来所建构的知识体系。

在北大,他找到了一种平衡。“谁说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只能取其一呢?”

走在“改变世界”的路上

我想对当年那个决定转换专业的小伙子说,你做到了。改变世界当然不是那么快的,就像一栋大楼的建设,从设计到竣工,需要很多年。但是你正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好。感谢你当年面对未知,仍有勇气奋力一跃。

“业精于勤荒于嬉”,专业研究的路上,曾良恩不曾懈怠,勤于科研。在2020-2021学年,曾良恩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2篇中科院一区SCI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篇SSCI期刊论文。

在论文中,他关注我国国土空间的绿色经济,关注我国低碳交通现状。彼时“改变世界”的理想,此时正一步步实现。

在发表学术论文的同时,曾良恩还担任多个重要SCI期刊审稿人,积极参与各类学术报告,在向他人学习的道路上努力奋进。

世界交通大会、中国地理学大会、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国际专题学术研讨会

……一次次学术会议,就像一个个脚印,见证着曾良恩一路走来的学术成长。

曾良恩作为主讲嘉宾在2019年世界交通大会做学术报告

曾良恩在2019年中国地理学大会做学术报告

实践出真知,曾良恩还参与了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的多项课题研究,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国家发展的实践相融合。

2020年,曾良恩参与国家发改委《适应人口发展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研究》课题项目,课题研究成果得到国家发改委采纳。

谈及这些成绩,他总是心怀感恩:

非常感谢我的导师赵鹏军老师在科研方面的悉心指导,正是因为有了他严格、无私、高质量的教导,我才能在这几年的学习过程中迅速汲取专业知识和提升能力。

在三尺讲台播种梦想

在问到曾良恩未来的职业规划时,他毫不犹豫地说,做一名高校教师。

曾良恩性格温和、从容,给别人讲解问题时耐心、细致,似乎在做一名教师方面颇具天赋。多年来,他参与组织京桂学子“壮苗计划”支教活动,招募志愿者赴广西偏远村落支教。“壮苗计划”曾荣获2021年中国青年志愿项目大赛的银奖。

在支教的时候,他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老师之一。教授数学课时,他总是能用最简单的话语、最生动的表达方式,让孩子们迅速理解数学逻辑并掌握知识。“有一次支教课上,孩子们普遍感到三角函数公式多,正负号变化大,易混淆,于是我采用图像法,让他们从三角函数的图像入手去判定三角函数公式的正负号,最后孩子们纷纷表示能够理解了。”

支教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乡村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短期支教并不能改变孩子的现状,但我们愿此行能给他们带来新的知识,送去温暖与陪伴,让他们牢记自己的梦想。

曾良恩参与组织支教活动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北大繁重的学习与科研工作之余,曾良恩还参与组建了北京大学博士生讲师团,践行党史学习教育。

自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活动开展以来,他在北京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策划开展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宣讲,组织多位讲师团成员在北大各院系完成22场宣讲,覆盖913人,共计750分钟。

曾良恩组织宣讲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如何与年轻的同学们取得互动?听众的认知与心理特点是什么?他认为只有把功夫下得深,塑造鲜活理论,才能给听众埋下理性和信仰的种子。因此,在每一次宣讲与授课前,他都要执着地修改讲稿多至几十次。

讲师团的经历让他更加热爱那片三尺讲台,坚定于追求自己的理想信念。

曾良恩参加2019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

赤子心温暖家乡人

在服务家乡、帮扶家乡的路途中,曾良恩也终于理解了艾青诗里写的,“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曾良恩离开家乡来到北京,但他心中始终牵挂着远方故土。

广西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尽管有国家政策的大力帮扶,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曾良恩也无时无刻不在着想,如何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报答这片养育他的土地。

在北大求学期间,他多次利用寒暑假的机会,组织燕园里的壮乡学子返乡调研,开展以“调研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严寒酷暑,他们走遍了广西藤县新马村、道家村、中和村等多个贫困乡村。在服务家乡、帮扶家乡的路途中,曾良恩也终于理解了艾青诗里写的,“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新冠疫情发生时,曾良恩正在家中埋头搞科研。得知身边很多老师、同门都冲向了抗疫前线,他内心深受触动,毅然决然放下一切,加入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协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

2020年3月曾良恩参加南宁市青秀区铜鼓岭社区志愿者队伍

为居民量体温、上门给隔离人员发物资、给街道消毒、指引业主办理出入证、在血库告急时两次献血......志愿者的日常工作大多就是这些繁琐的小事,曾良恩是志愿者中最普通的一员,但在芸芸众生中,他感受到自己和乡亲邻里们的心联在了一起。

返校后,他又积极加入北大新冠疫苗志愿服务队伍。他极尽所能地向社会展现北大人的使命情怀与责任担当。

2021年4曾良恩加入北京大学新冠疫苗接种志愿服务

不忘初心

曾良恩始终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

像一只翩翩的飞燕

用毕生去追逐真、善、美

漫步在学业与成长的人生道路上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回答时代的命题

向世界宣告

无论何时、何地、何处

都将继续用自己的方式发光发热

人 物 简 介

曾良恩,广西南宁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人文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2020级博士研究生,师从赵鹏军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交通规划;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身份累计发表6篇SCI期刊论文(其中4篇中科院一区论文)、1篇CSSCI期刊论文和1篇核心期刊论文;获北京大学硕士国家奖学金(2019年)和博士国家奖学金(2021年)、北京大学优秀团干部(2021年);北京大学团委研究生与青年工作部副部长、北京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副秘书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网上 - 考研网上辅导班有用吗 > 榜样故事 在北京大学,他实现文理兼修!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相关推荐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