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上

从准备考研到最终上岸用四万余字记录过去悲喜交加的五年。(上)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





?? 工作即将结束的时候,旁边持续鸣放一晚的音响里正好播完利卡多·德里格创作的埃斯梅拉达芭蕾舞剧中的最后一小节。期间,曲内不断变奏,直至来到七分三十六秒时的铃鼓所引入的跌宕似的高潮起伏,持续的快与慢交织、小提琴、大提琴、萨克斯、竖琴弹奏的声音彼此融合,牵动一次又一次的情绪波澜出来。



?? 直至最后一个音符干脆利落地停止。



?? 既令人心潮澎湃,又无法不为其所指引,像经历过一场酣畅淋漓的演出似的,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创作、弹奏之人与听者的无限贴合。



?? 今天这篇文章,也是如此。它讲的是五年间的来回徘徊,也是五年间始终坚定不移又不断前行的故事。文中有许多被引用的箴言,这里我便再在此挪借尼采的话做上个就旁观者而言的注脚:



?? 应该让自己的生命,成为一件不可混淆的艺术品。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

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本质后

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



il n'ya qu'un héro?sme au monde:

c'est de voir le monde?

tel qu'il est et de l'aimer.?@romain rolland



@tutousuo???





至今,我仍清晰记得2017年深秋上海的18岁生日上,对着蜡烛许下的心愿;仍记得2019年末出租车里,对着电话向另一头的母亲失声哭泣;仍记得2021年二战查分时的小吃店,对结果心知肚明和自责的自己;更难以忘记刚过去的三战备考岁月,在未知里煎熬苦苦挣扎的岁月。



五年,从决定考研,到一战中传、二战南师大、三战初试第二401分上岸上海大学新传学硕,恍如隔世,重获新生。而让今天的我感到幸福的,并不仅仅只是我终于考研上岸这件事,而是我终于上了生活的岸的一份确信。尽管在考研里挣扎许久,但我仍觉得“考研不过如此。”因为我明白,考研只是一道小试验,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开始。



也许因为善忘,也许因为觉得时间有限不该陷在过去,一直以来我都是个“眼朝前”的人,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注在未来上,对过去记忆零星,每每回首都觉得无法理解过去的自己。这一次,我希望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这段深刻改变和影响了我的岁月,让我二十的头几年留下一点痕迹。在我再次启程狂奔之前,在我陷在未来忘记过去之时,希望这段回忆能成为一股点醒和支撑我的力量,也希望能够给有缘看到的人一点参考和启发。



我始终相信:经验帖的意义在于参考而非复刻,考研的意义在于成长而非成败。尽管吃过那么久考研的苦,时至今日我仍觉得“考研也就那么回事”,难的不是考研这件事,而是和自己作斗争的过程。



因此本文并非传统罗列资料和方法的经验帖,而是融合了心得、弯路、经验总结,以及忠告的回忆录,实际上看上去可以直接复制的内容是最容易误用和导致走弯路的,也许我的有些话在没有相关经历的背景下阅读时会像“鸡汤”,但实际上是提炼了核心误区和心得的真心话,相信在不同的阶段都能从中获取不同的养分、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共鸣。



此处预警超过本科论文长度的四万+长文。



有经验、有情感、有重点、有重复,重复的内容即重中之重。



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包括如何择校、分科经验、心得箴言,一些安利,以及三战穿越式万字回忆录。



具体框架见以下图片,可选择性参考,尽管经历和内容都比较丰富且备考前中后我都阅读和参考了各类经验帖、了解了各种他人的经历,但我绝不认为我的经验可以囊括所有,也建议读者学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解读。





*因篇幅所限,本文略省去工具安利一栏
??



|德尔斐神谕

|“认识你自己”

?@tutousuo



在遥远的三千多年前,希腊德尔斐神庙阿波罗神殿门前的刻着三句铭文:“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妄立誓则祸近”。这些话曾引起过无数智者的深思,后来被奉为“德尔斐神谕”。







在三跨三战三换校的经历中,我深刻认识到考研最为重要的五点,分别为:



自我认知基础上的坚定选择、与欲望相匹配的心理素质、扎实诚恳的坚持、充分的模拟训练、一定的运气。



新传考研可以再加上一点,那就是公共课不能差——低于140在狂卷的背景下上岸概率小。



考研圈常年流传着一句话——“选择大于努力”。每年都有无数考生因为择校过于盲目最终滑两档三档,甚至面临放弃考研和重新再战的人生抉择。从选择专业到选择院校,不仅考验对自己的认知了解,更考验对专业和院校是否符合自己风格和能力的判断。



回顾过去五年的备考岁月,从18岁生日信誓旦旦地许下考研成功的愿望到最后终于上岸,中间走过的弯路和遇到的挫折,基本可以归结于一个源头,那就是自我认知不清晰:我的特点是什么?我的能力现状如何?我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终其一生在不断尝试认识和改变自己,在做出择校甚至考研决定之前,我们也该首先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识,对当下的自己,当下的状况,知道自己在哪里,知道当前的状况,才能顺利抵达目的地。



这里谈的选择不仅是选择专业、选择学校,选择坚持还是放弃上,更是选择信息、选择学习方式、选择思维方向上。脱离个人情况谈选择和规划无异于缘木求鱼。这部分主要针对在自我认知基础上做选择来展开,尽管这个时间大部分考生应该都已经确定目标了,但再次对照确认防止错而不自知也未尝不可。



为了使经验帖更具参考性和针对性,我先打个版从客观主观两方面来介绍以下自己:



根据一些客观线索来串联描述我的个人情况:我毕业于杭州一所双非的外语院校,本科学的是旅游管理专业,属于三跨考生。高中选科错误,在六科里四科不行的理科一路惨败。直到大学才开始醒悟:四年里保持认真学习,平均绩点4.09(满分5),排名学院第一(501人);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二级,包揽从校级到省级、国家级的大小奖学金和荣誉,取得优秀毕业论文和浙江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此外,最近很火的mbti结果是intp,有拖延症的完美主义者、逻辑学家。



从主观认知和过往经历来建构的自我认知如下:



优点主要包括:求知欲强热爱思考、理解能力强、规划能力强、思维活跃、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强、完美主义自我要求较高;



缺点主要包括:情绪化、三分钟


热度、拖延症、形式主义严重沉迷计划和幻想,专注力不足、耐力不足、过去偷懒导致知识储备相对不足,行动力和规划易脱节。



比起数字我更偏好文字、比起背诵我更擅长理解和表达、比起细节我更看重宏观——可以看到,很多优点和缺点是相伴而生的。实际上是一个性格特点在得到控制发挥正面作用时的表现和在失去控制产生负面影响时的表现。我认为没有绝对的优缺点,最重要的是拥有恰当发挥自身特点的能力,以及认识到它在考研过程可能带来的影响。



以上是我综合各方面信息和考研过程不断增进后得出的自我认知,在考研过程中也不断丰富了对自己的认识。



从我身上你是否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呢?我们的相似之处在考研过程中会使我们面临怎样的挑战和困难?一些特质可能会遇到哪些坑?这都是在本文中可以找到的内容。



看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回忆一下过往他人的评价和生活的经历,以此为基础,对自己从客观到主观对过往经验和取得的成绩、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三方面做简要的分析。



分析结果可以交给比较了解自己的人确认一下客观性,毕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得出客观的分析结果是做后续选择和规划学习过程的重要依据。



当然,自我认知是个动态过程,在现实之上我们心中也会有一个理想自我。相信随着学习的深入和经历的丰富,大家也会形成越来越丰满和全面的自我认识,了解到与理想的差距,一步步向理想自我靠近。



??



|大学时我想退学复读

|后来我决定去往更大的世界

?@tutousuo



刚读大学时我一度想要退学复读,在对各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后放弃了这个念头,转而将目标瞄向考研。



大二开始了解考研,考虑过很多专业,包括汉语国际教育、会计、法律等等。最终选择新闻传播是基于大三选修《网络与新媒体》模块课程做出的决定。



在选修课的系统学习中,我认识到在数字化时代信息和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也在深入学习中找到了实现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的可能性(我的梦想是在有限的人生里拥有体验无限可能和认识更大的世界),加之本身对文字的偏好和热爱,最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选择跨考新传。



正如前文所说,做选择的前提是对自己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基于此,思考为什么选择考研(考研必要性和目的)、自身对专业的热爱和了解(主观能动性)、专业与能力的适配度(客观成功概率)。



希望大家能在综合自我认知和以上问题的思考后做出负责任的决定,而非简单的“不考数学”。万物守恒,逃避的东西往往会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



新传的“卷”自己是否能够承受?逃过了天敌数学,又能否保证扬长避短的时候足够“长”?







出于本科期间取得的一些成绩和他人的正面评价,第一次择校我自信满满,选择了高中一直向往的中国传媒大学。



一路悠哉悠哉,直到遇上中传的改革,慌了阵脚崩了心态,最终失之交臂。二战,面临中传再次地震式改革,我临考100天换学校,报考了南京师范大学,以为靠背诵就能拿分就能稳上岸,缺少了结合自身情况和真题风格的适配度的考量,加之半路追星状态失常,最终该背的七本书只背了一遍其中的一本半就上场考试,最终结果不言自明。



如何选择院校?



结合过往经验,我认为可以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量(重要性递减):考研必要性和目的、自身能力和特点、院校考察内容和真题风格。



首先,明确自己是为了什么考研:



?? 为了有书读?为了转专业以便就业媒体类单位?



那就走求稳的路子选择能力范围内成功概率大的学校,避开难度大、热门、压分的院校;



同时,当下媒体行业门槛并不高,如经济类可以去经济媒体、法律类可以做法律媒体,如果是还在思考或者面对失败不得不重新思考的同学,大可以先尝试进入媒体行业,实践出真知。



一个职业是否适合自己,自己距离入行和做好工作的距离有多远,这些都可以在实践中一一找到答案。坐而论道,没有经历空谈理想是不切实际的,很多时候我们找不到理想找不到热爱的东西,是因为眼界有限,没有足够机会体验不同选项,何谈从中找到热情?



?? 为了提高学历?或在前述目的外还附加希望提高学历?



那就在符合等级要求(985、211)的清单中结合自身能力和院校情况选择;



?? 注重学校地理位置和专业能力?或某项特殊院校特性?



那就以院校实力和所在地点为条件筛选出符合要求的院校,再从中选自身能力允许的院校。



其次,相信多数考生属于复合型目的考生,那么应该如前所述明确自身能力和特点,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知(不局限于本科院校专业等客观条件,存在学生学习能力较强但高考失利,应综合基于学习经历和他人评价对自己学习能力进行评估)。



如果对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学习能力有足够自信,同时又有较强的野心和欲望,那么不妨遵从自己心意进行选择。如若不然,即心理素质和学习能力并不能让自己足够的底气,那么应该记住一个道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比起盲目往前冲最终滑档甚至失败,在能力范围内做出取舍才是明智之举。



最后,比起报录比和招生计划,更为重要的是考量院校考察内容和真题的风格。



一方面,不是每个人都走得到最后一步的竞争:每年扛不住压力和由于各种原因弃考的一部分、公共课不行难以弥补的一部分、答不完题目的又一部分,最终能过国家线甚至院校线的并没有想象中的多,且存在扩招、缩招、补录等未知情况。



不可否认报录比体现学校热度,招生计划一定程度上影响录取难度,但这两方面往往不是决定能否上岸最重要的考量标准。每年不乏有抱怨报考的院校只招个位数,绝口不提自己国家线都没考到。

招生名额和报录比带来最大的影响实际上在心理方面,未知和想象强大的竞争对手从而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压力。如果做好了以一敌十非此不可的信念,那么这部分未知和风险也是摘取果实必须要承担的,这部分就是尽人事背后的听天命的部分,也就是上文提到的“一定的运气”。与其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纠结不可控的因素上,不如评估评估自己有没有那个承担风险的强心脏,不是吗?



以我为例,一战和二战的院校名额都比较多,但我卷子没写完线都没过,这个名额和报录比和我关系大吗?三战时院校缩招至往年的一半,我也动摇过是否换校,但最后坚持下来了。实际情况是今年报考的院校后期扩招,上线26人收了22人,远超原计划8人。



当然,这不足以以偏概全,但在我看来,报录比和招生计划是否会对难度产生影响以及产生影响的强度更多的是取决于自身的心理素质(你怕吗)以及学习能力(你能吗),如果招生人数仅有个位甚至1-3位,那么我们该看到的是这个数字可能带来的心理压力,以及纯靠努力能否保证胜过别人。



考研是排位赛不是及格赛,我们能控制的是自己,当名额极其少的时候,我们该看到是数字背后同在的不可控性,以及自己战胜不可控性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最为核心的始终是院校考察内容和真题风格的考量。每年院校的题目会改变,但是大体风格可以分为“偏背诵、基础”和“偏前沿、应用”两类,考量自己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哪个更有优势,然后据院校真题风格进行筛选,在此之后再考虑竞争力等内容。



以我为例,比起背书我更擅长融会贯通、联系和发散思考,并不是说这类风格可以不背书,但对于记忆的准确性要求相对于历史和基础理论考察多的院校来说会低些,更适合我。理论性、前沿类内容理解内化后可自主应用组织,但历史和基础理论类要记住的信息点会相对更多。



对自己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对选择有理性的综合考量,是达成目标必备的坚实基础,将为后续备考提供稳定的心理和一定程度更可控的结果。以上是开始考研备考前需要分析清楚的内容。



此外,关于本次失利的考生是否选择再战,也该在综合的思考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带来的影响并非单单选择本身,还有备考心态。



我所言的做出尽可能科学的选择,是为了在后期避免发生根基不稳军心涣散和心理崩溃的状况,是为了给自己自信和坚定目标的有力支撑:“这个选择是我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不必质疑自己或者动摇,该考虑的我已经考虑过了,我可以相信自己。”



希望在苦恼是否再战的朋友们可以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并做出诚实的回答:



#考研是自我实现的唯一渠道吗?是否有其他选择?(再次确认考研必要性和目的性)

#之前为什么失败了?(客观深入地分析自己的失败原因)

#如果再来一次能否避免再犯?(诚实评估自己再次犯错的可能性)

#若选择再战,阻力有哪些?(全面考量再战所面临的阻碍和自己克服阻碍的难度)

#无论多努力,再战仍会有失败的可能性,能否承受?(判断风险承担能力和抗压能力)



关于以上问题的展开叙述、依据,以及我自身在做决定时的思考过程,我放在了后文的回忆录部分,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跳读或后续随着故事的展开进行阅读参考。



如果以上问题思考清楚后觉得再战,我在这也有几句话送给各位:



人必有所执,方能有所成:寻找意义是常态,但路上推动自己向前走的力量往往来自一些小执念;



没有完美的选择,只有让选择值得的人:会后悔的人无论选了哪条路都会后悔,没做的选择没走的路没资格评定好坏,但已做出的选择的好坏取决于自己。



想象,然后成为:幻想失败只能带来丧气和焦虑,运气往往降临在做好准备迎接它并且最想要它的人身上。



?? 一两次的失败都无法忍受,怎么忍受一生的不得志?



人们有个奇怪的特性,面对挑战时轻易因一次失败而放弃,却能坚持忍受不喜欢的漫长人生。跟漫漫几十年的人生比起来,几年的孤独和奋斗算得了什么?逃避不可耻,甚至如果有更好的选择时及时止损是上策。



?? 对手从来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



首先,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盲目地和外界比较会陷入无止境的内耗;其次,人无完人,没必要妄自菲薄;最后,世俗的标准是过眼云烟,把世界当成游乐场,把人生当成一场体验,在不伤害他人的基础上,自给自足的满足感最可靠。所谓竞争不过是借外力来驱动自己,对手实际上一直是自己,前进的障碍就是自己的坏习惯、认知局限、不适时的情绪,以及贫瘠的见识。



?? 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

?

至此,应有的纠结和考量结束,定下心全力以赴。









# keep going

# keep be yourself







??



|三次备考、四门科目

|终于从盲目和失败中醒悟

?@tutousuo



一战中国传媒大学,二战南京师范大学,三战上海大学,我从盲目自信后的失败到迷失后的自暴自弃,到最后终于醒悟的过程中,对每个科目的学习都进行了总结和优化,所学到的东西不仅仅适用于相关科目的学习,也在普遍的学习过程中具有一些可借鉴之处。



?? 四科:对症下药抓关键,我都做了什么?



首先作为文科考生,在分数线日益飙升的大背景下,公共课是绝对不能掉链子的,翻看历年录取成绩单会发现,公共课基本不低于140,甚至头几名时常飙到160左右。



政治,不仅仅作为公共课的半壁江山,而且还体现着新传学子的专业素养和决定媒体人的职业发展。而英语,则不仅是读研做学术、留学的基础能力,也是各行业就业中重要的聘用标准之一。无论从哪个层面来看,对公共课的学习都是只赚不赔的。



其次,如果说公共课是拿高分的关键,那专业课就是上岸的门槛。每年不乏有大批学生专业课答不完题、空题,文科主观题单分值极大的情况下,空题尤其空大题?无异于死路。



500分总分,在狂卷的大背景下起码需要拿到400+才能算是比较安全,400+就意味着就算公共课150,专业课也不得低于250,如果公共课差强人意,专业课的要求就会更高。而文科专业课又全是主观题,拿理想的分数的不可控性极强。



接下来针对这四科,结合我三年的失败与成功、挫折与成长,来总结一些心得,希望能够让大家预先避开一些坑、借鉴一些较为有效的备考思路。



?? 政治:从61、71到73分,扭转局面抓客观



一战,架子摆足了,但什么也没学会。



我本科是理科生,且当时选择理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想学政治。因此一战的政治是花的时间最久的,但也是问题最大的一次。



19年的暑假,我开始留校学习,每天早上花两小时跟考研的强化课,跟着看似节奏稳定完美的时间安排走,然后一个暑假下来啥也没搞懂。暑假课后刷题错得多不以为然,对着答案看了就过去,暑假结束回头再做依旧云里雾里。



努力学习的模样和认真备考的计划配置看起来无懈可击,实际上全是花架子。



后续专业课改革增加考察内容,政治这边却还是没有摸到门路,天天看似按部就班地推进abc阶段的政治学习,但是除了囤积的各路资料外政治几乎毫无长进。



按着前期看过的经验帖所言,越到后期在政治上花的精力应该越来越多,但到了后期面对进度滞后的专业课和一头雾水的政治我陷入了分裂式焦虑:一边背着政治冲刺手册,重复读着绕口令式的马原原理,一边满心满脑都是“怎么办,专业课还剩很多没有准备”。



在这种严重焦虑里不知所措,最后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自己看上去一直在努力在学习,但僵局却一直没有改变。



临考,我一边重复背着肖四肖八,一边墙头草似的这边瞅瞅这老师押题那边瞅瞅那老师给的模板,生怕错过了现成的答案。这就是一战没经验极易出现的情况,搞错重点在各种资料里团团转想找完美答案,但却忽略了政治背诵更多是背素材和学解题析题。然后把大把时间浪费掉,换来的只是更深的焦虑。



前期没学好导致的是连锁反应,到后期才发现自己一知半解就为时已晚了,或者说为时不晚但由于经验不足和心态大乱导致有限的时间还被浪费在做无用功上了。



总结我一战政治犯下的错误主要有:



?? 以时间和阶段为准制定计划,形式主义本末倒置使学习流于浅表。应以任务为导向,结合消化情况和学习效果来及时调整安排避免后知后觉。



?? 没对计划进行足够深入的考察。这里说的考察是考察自己适合哪个老师。一战我随意看份经验帖和看了几分钟几位老师的视频就决定跟考研强化了,结果就是听得挺认真书也满满笔记,但是啥也没学懂。



建议如果对老师不了解,在选老师时可以从听不听得懂、有没有说清重点、逻辑清不清晰、听完后对这部分内容掌握程度和做题情况来判断一个老师是否适合自己。不必觉得这种试验是在浪费时间,这里画个一两小时就可以避免后续几个月的错付,相比之下,学前考察是对选择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必要步骤。



?? 只学不归纳整理,只刷题不求甚解。由于过于注重量化,导致满脑子都是今天我刷完题了吗,对了几道错了几道,学了多久,这样的数字,而对自己的理解情况和消化情况缺少考察,导致在麻痹和自我安慰式温和学习后,发现啥也没学会,面对考场上陌生的新题更是手足无措。



?? 短视功利爱偷懒,没抓住核心问题。直到考试前一晚,我们的备考群里都还在一个个传着所谓的“押题卷”,没经历过考研的大家生怕认准某个老师会在一棵树上吊死,“万一他没压准怎么办!”作为过来人我可以告诉大家,马原总共考点和得分句就那么多别偷懒该背就背、其余科目根据每年时事热点变化来划定可能考察的知识点,市面上的老师基本押题范围并不会出现多大出入,啥都背还怕错过精准押题的人必定是没发现各个押题卷存在的共性。



综上,不必被满天飞的小道消息和信息爆炸带跑,市面上权威的几位老师选择适合自己的、信得过的跟着就行,实在不放心就把权威的押题都买回来对着看看题目和答案构成,然后查缺补漏该背的背。



就是因为想偷懒少背一点,所以才哪个都不背成天想着这个准不准那个考不考,辅导机构把范围框定然后浓缩成题已经省了很多时间了,没必要再成天钻研如何更省力。



如果真的没办法,面对极其有限的时间和堪忧的现状?那么我就只能建议你跟紧权威乖乖背,啃下肖四,重要性按顺序递减。



二战,老师跟对了,但主观题摆烂了。



一战政治的惨败带来较大冲击,因此在深刻总结和反省一战失败经验后,我加强了对政治的重视,尤其是马原和时事。这次我在权衡和考察后报了考研的全程班,从三四月开始进行马原强化课的学习,不得不说马原真的很推荐考研!认真听课、梳理、归纳、课上课下练题、一路跟下来马原强化课,我真的感觉自己终于搞懂了马原。



尽管后期我半路出家在饭圈迷失了,但因为报了全程班,所以政治课程我还是全程跟下来了,马原之后的科目没有像马原那么认真的对待,但也都在考研的指导下形成了系统的理解。也在最后的冲刺划重点中进行了针对性记忆和学习。



整个备考过程,我跟着考研的思路和流程来进行,对各科的重难点和整体逻辑有了较清晰的掌握,后期结合思维导图(必胜礼包里的纸质图以及我自己跟着课整理的思维导图)和冲刺划重点进行学习,选择题考到了45分。



但由于后期换校背诵量大和自己学习状态不佳,主观题的备考基本处于一种摆烂状态,考研的冲刺手册大致背了背,肖四直到考前都没背下来,考前一天晚上背着背着还睡着了,一路睡到考前三小时。



上了考场顺利地做完选择题后,发现还记得清楚的主观题只有一题,先把会的写完后一一根据材料、记忆中的原理,以及考研技巧班讲过的一些答题技巧进行作答。出了考场,同行的背完了肖四的朋友说今天基本全压中了,我怅然若失。



最后分数出来,我总分71,也就意味着客观45主观26,尽管主观摆烂导致分数较差,但所幸在扎实地理解和清晰的逻辑梳理下,客观题拉高了总分。



实际上对于公共课而言,“得客观者得天下”所言不虚。无论是政治还是英语,基本上如果客观题能够拿到较好的分数,那么总分就差不到哪里去,尤其在政治主观题大家都是背相似材料的情况下,客观题才是拉开差距的关键,同时也是性价比更高的备考内容。



主观题拿到一个中等的分数可以靠临考背诵和一些作答技巧来达到,但如果过分追求高分,那么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相比之下客观题的提分会简单些。同时,也搞清楚轻重缓急,公共课的确重要,但相比之下专业课才是大头,切忌本末倒置。



二战备考政治的基本流程已没有太多问题,客观题关键在于:1、理解马原拎清逻辑;2、按线索记清史纲;3、结合时政热点范围记忆押题考点;4、跟考研技巧班;5、多刷押题。



个人推荐跟考研,就算不跟全程班,也建议政治基础一般的同学不可错过上半年跟考研的马原强化、技巧班、以及最后的押题点睛。



在我看来全程班是性价比比较高的选择,直播学习看似不能倍速浪费时间,实际上搭配做笔记节奏刚好而且能够减少来回重放和倍速后错过知识点的情况。



当然,没钱也有没钱的学法,巧用微信搜索搜索关键词“考研”会出来一批公众号,发送关键词就能能够获取所需的资料。在后面我也有集中推荐自己常用的公众号、软件等。



二战的缺陷是主观题没认真背诵,但具体来看掌握了技巧后靠客观题拿到一个71的分数也是差不多够用的。



三战,全程跟紧了,准备做足了。



一战我的政治学习存在非常大的问题,也在挫折中积累了较多失败经验。二战政治是最认真对待的科目,形成了清晰的学习流程和重点,最终得到了相对满意的客观题分数。实际上我从一战开始就把政治目标分数定为75+,但直到三战也没达到75。



三战期间我也逐步加深了对“分清轻重缓急”的理解:政治从70到75甚至到80,一方面对基础和运气有一定要求,另一方面所需的时间花在专业课能有更好的性价比。公共课不能低,但也没有必要花大量时间来追求小幅度的加分。



三战我客观跟紧考研、主观踏实背了肖四、考前用答题卡按格式默了肖四主观,尽管偷懒没背下来的马原分析最后考到了丢了点分,但总体而言三战的政治学习还是比较安心和踏实的。



三战期间能明显感受到自己对节奏的把控,政治科目的学习达到了我一战对英语的那种自信,全程花在政治上的时间是每天2~3.5小时,越到后期时间随之递增,用于背诵冲刺手册和肖四。肖四前后背了四五遍,默写了一整套,史纲的记忆不够认真导致选择题有一题失分。



最后得分73,其中客观题41分,主观32分。



从上面可以看出:客观题学清楚、好好练,主观题踏实背、考前模拟练写答题卡,最后取得70+并不难。客观题是政治的命门甚至是公共课的命门,而“理解逻辑”“记忆重点”和“练题巩固”则是政治客观题拿高分的三驾马车。



政治科目的学习大体可以分为六步,根据个人基础和情况也可做相应调整:



【基础】理解马原+记史纲(马原推荐考研:听课+跟做框架笔记+30天70分练题);【巩固】练题巩固和查缺补漏(肖1000+考研30天70分);【技巧】选择和分析答题技巧(考研技巧班+讲义);【热点】根据热点学习记忆年度重考点(考研冲刺课、材料+押题点睛);【冲刺】练各家冲刺选择、背熟冲刺手册和肖4(侧重肖四肖八;选择押题米鹏、考研都不错);【模拟】答题卡模拟训练(重点训练主观作答)。



关于老师的选择和学习建议:



?? 若是跟全程,我个人推荐跟考研,然后材料可以加上用肖大大的1000题、肖四肖八;



?? 马原、选择题技巧、冲刺押题,这三种题型是考研课程里不可错过的。建议听课跟权威老师,刷题可以买各个市面上说得上名的老师。主流权威老师主要包括:肖大大、考研、考研陆寓丰(肖大大材料好;听课可以考研考研二选一);经验里出题质量比较好的老师有(肖大大、考研、米鹏;主要包括肖1000、腿30.70、肖八肖四、腿四、米三米六;其余老师的题我没有全刷但也基本刷了刷,感觉这三位出题比较靠谱。)



?? 不要纠结于量化数据(学习时间、刷题数量等)。踏实理解、重复记忆、刷题、反思。



?? 不要摇摆不定纠结老师材料。抓考察范围和核心原理,哪个材料都是加固而不是互斥。



?? 英语:从79、74到80分,稳扎稳打才自信。



我的外语能力相对还可以,本科就读于外语院校,四六级裸考一次过,分数500以上。从英语听说读写方面来分析:我擅长听力(六级听力220+)、阅读,尤其完形(语感好);说、写和翻译相对较弱,其中写作是我英语中最弱的项目。



出于对外语的自信和对科研的兴趣,从始至终报的都是考英语一的学硕。考研英语考察内容包括60分的客观和40分的主观,客观阅读是我的优势,主观则是我需要加强的部分。如果有英语较弱的考生,那么我建议专注提高客观、主观保底背模板,有需要也可以私聊我根据个人情况定制提高方案。



一战79:学得太细了,背的太多了



一战缺少经验,我花费大量时间在英语学习上,光是背单词就先后使用了三种书和四五种软件,简直是做了一整轮测评。



其中用过单词书包括朱伟的《恋练有词7000》;刘晓燕的《你还在背单词吗》;以及考研英语红宝书(6000左右词量),恋练有词7000跟课听了完整一遍,效果一般(也可能是重复不够);刘晓燕的那本单词书词量较少背了两三遍;红宝书是我最后选择长期使用的词汇书,结合艾宾浩斯曲线来不断循环加速,最终量变产生质变,忍受过枯燥和昏昏欲睡,忍受过不认识和不可避免的遗忘,在循环之下我越记越清楚。



到第三遍开始我可以在看到一个单词时想起同义、近义、反义词和相关词组,能想起多少就在旁边标注多少,一遍遍循环下单词越记越清晰,速度也不断加快。



这里想分享一些我自己背单词的心理活动:首先,我从高中起就把背单词当成减压方式,背的时候常处于放空状态,看一下词的长相和某个不知道的含义就下一个,没记住就再来一轮,重复出奇迹。其次,学习和看剧一样,熬过头几集后面会越来越有趣,希望大家能把看剧的经验应用到学习上来,忍过一小时忍过一天的枯燥,后面随着记忆越来越清晰、会的词越来越多,随着而来的成就感和沉浸感会让学习成为有趣的事。(让有意义的事变得有趣,让有趣的事变得有意义。——是在快乐中成长的重要能力)

另外,市面上的背单词软件我基本都用过,最后留下坚持使用的是“不背单词”和有道词典,大众好评的墨墨使用体验也还不错,但因为正版收费,盗版常出bug所以我放弃使用它。
在这里我想强调,背单词最重要的是不停止、多重复,这才是核心问题,而不是什么软件什么材料,这些都是辅助。选定一款辅助工具,只要能让你坚持下去那就是好工具。
也推荐不背单词app,页面简洁美观、带发音、例句、常用搭配、真题链接和多种测试,尽管有人吐槽20一组太少,但这实际上也是把大任务切小了减轻心理负担的设计,如果坚持不下来,不如从背一组20个开始,逐步递增。每天的复习和学习后的奖励也可以抵现买词书,坚持一段时间的学习换来的金币可以换来下一本书的入场券,外加时常搞的组队打卡奖励翻倍的活动。总体而言对于考研人来说是在足够用基础上更进一步、具有创意、美感和魅力的单词软件。
关于做真题时遇到的生词难词,我使用有道云词典查询后收进生词本,后续循环记忆,欧路词典同样可以且拥有更多词典和查词通道,我手机用的是有道词典、谷歌翻译,电脑和平板则使用欧路便于后续读研阅读和翻译大量外文文献。
我根据自己情况和分值分布定下的做题顺序是:作文、阅读、完形、新题型、翻译。根据备考经验和训练情况,我定制了英语考试宝典,对各题型进行系统梳理。
以下是各题型备考经验:
?? 作文方面,出于对自己英语写作能力的自知,我备考最认真的题型就是作文,背了王江涛小作文15+篇大作文10+篇,而且有循环复习。模拟写了一两篇,对写作没什么自信因此存在一定恐惧感。但就是这样,我一直出于极度不安,最后还是抱紧模板大腿,临上场背了最后准备出来的模板,然后上考场第一件事就是写作文。看到作文主题词是“habit”心里的大石头落下了,写上备好的自制模板句,然后自由发挥完成了写作。
?? 阅读方面,做真题之余我选择性看了考研的几节对应的阅读课,学习了阅读课笔记。在现有的阅读基础上增加了对技巧的学习,综合多方经验和自己的练题情况,捋出来了做阅读的注意事项和做题步骤,最后是错了两道题。
?? 完形方面因为基础比较好所以一直问题不大,后也听了不同的课,总结下来我推荐基础不好时间有限的同学完形跟红花绿叶以及多练习锻炼语感,基础好的可以加强对作答流程的梳理,我买了吉吉的英语课,其中获益最多的就是完形的做题流程,英语阅读流程顺序很重要,还有就是对于逻辑的梳理和观点的理解。
走过弯路跟了何凯文的每日一句,没跟下来,我认为还是在练题基础上,针对真题中阅读存在困难的语句进行针对性学习,效果会更好。新题型主要分为三种:小标题、排序、七选五,难度(排序≥七选五>小标题),一战新题型考的小标题,因此我看到题型后调整做题时间安排,把更多时间分给了四篇阅读,仅用7分钟左右答对了所有新题型。
?? 翻译方面,没花多少时间准备,因为觉得性价比不是太高。总体而言重点在于“单词”、“断句”、“划主干和成分”、“调序和润色”。我把翻译放在考试最后一项,打铃时刚好赶着时间写完,最后得分估计在4-5分上下。
一战期间我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英语,最终建立了对英语考试的信心,最后的成绩也证明了真诚地努力和投入能换来所期望的结果。英语是一战里唯一一科我心里有底的科目,对于英语备考的感受也为我后期其他科目的调整和状态的判断给了一定的参考。
二战74:光啃老本了,模拟跳过了
二战英语的备考极其简单,基本可以用“啃老本”三个字概括,断断续续地背着单词,临考前刷几套阅读题,作文翻了翻模板甚至没有去背,然后就上战场了。
二战的阅读实际上比一战难点、新题型也不再是最简单的小标题,作文由于没有准备模板只好临场自由发挥。最后由于新题型错了两个扣4分,出来成绩是74分,可见如果新题型之外其他部分的分数与一战出入不大。
直到考前我也没有进行套卷模拟,投入的时间远远不及一战,最后分数还过得去一定程度可能与二战我报考的是南京地区而一战是北京旱区有关。
除此之外,不得不提发生在我朋友身上的一个意外:一起二战的朋友出成绩英语只有20多分,最终复核无用没能过线。就算客观题随便答加上主观题都不可能是这个分数,想来应该是答题卡的填涂出了问题,因此在这里也借此来提醒大家细节的重要性。这件事也使得我后续备考时更为注重细节。
三战80:该做的做了,学的都用了
一方面希望能进一步发挥自己的外语优势,一方面因为想在有限的招生名额和日益增长的报考人数带来的压力下多拿一点分数,三战重新备考全程持续推进了英语的学习。使用不背单词app背单词,从3月中旬一直持续到12月底考完试,加上今年重复背的三四遍,三年来我断断续续背了大概有近10遍考研单词。
我复习了一战时的考试宝典,在重新练题自测的基础上,重新开始了各题型的训练和提升。
?? 作文方面,这次我减少了背诵增加了输出训练,即默写和批改。也试图跟过一些写作老师,但由于想跟的时候已经离考试很近了,因此还是没能静下心去听课训练。
尽管做了较为充足的准备,但到最后仍不自信,又会回过头想要求稳去找模板背模板。考前的午休,我都在翻看模板,但心中始终明白模板并不是万能的,因此到最后也就记了两句自己觉得用得上的亮点句和过渡表达。然后上了考场基本依靠积累自由发挥写完了作文,小作文加几句亮点句和展开太多导致篇幅过长,大作文总体上写得比较顺利。
?? 阅读方面的备考主要集中于:练题、改正、优化、再练题。其中也包括对于阅读中存在一定障碍和感觉吃力不确定的长难句的剖析手译。前后刷了两遍近十年真题,每一遍周期大概一个半到两个月,因此并不担心会记住答案。这次的阅读与以往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人认为是简单了,但在考场上临时面对陌生的题风仍不免乱了阵脚,在稳定心态和调整策略后,较为顺利地完成了作答,最后阅读错了两个,和第一年一样。
?? 小三项并没有作为备考重点,各题型对应刷了历年真题,确认自己的掌握程度和复习作答流程和经验后就上考场了。三年来的翻译一直不简单,今年在顺利答完完形和新题型后留出20多分钟做翻译还是没太读懂,最后一句赶时间胡言乱语了一番,整个翻译答题卡涂涂改改。出了考场最担心的也是翻译。最后成绩出来倒推翻译得分应该是在4分左右,和第一年差不多。
考试需要在认识自己长短处的基础上有所取舍,比如我把翻译放在最后,就是为了在可控的、分值大的、有优势的题型都答完了以后,再来捡翻译的分,这也是出于我对于翻译的选择性放弃。
在备考过程中,尽管我也对阅读里的长难句进行了翻译,今年甚至对近十年的翻译题进行了训练,但面对考场的真题还是有些手足无措。每年都会有某题型难、某些题型简单,在过往经验和实际考题的基础了解上调整策略进行作答,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拿到更高分。
?? 理论:从105、76到117分,答题要点在积淀
由于专业课方面三年报考的学校有所不同,因此有关专业课部分我主要分享学习阶段、理念、踩过的坑犯过的错、徒劳无功的经历、用过觉得值得分享的方法和后续的转变。
?? 以学科为导向,参考书为纲
经过三年的学习,我认为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备考新传考研,应该摒弃局限于参考书的学习。相替代的是以参考书所代表的学科进行学习:例如《传播学通论》代表着传播学学科、《当代新闻概论教程》代表着的是新闻学学科...
不可否认每个院校有着自己的考察重点和出题风格,但就整体趋势而言,光凭着几本参考书的学习想要取得足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分数是比较困难的。
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它甚至将考察内容彻底改革为“文史哲”和小论文(学硕),更多地体现出了新传学科对于人文素养的重视,对于学生知识积累的要求。
再把目光聚焦到上海大学,今年上海大学一反常态题风大变,参考书内能够找到的知识点仅占300分里的150分左右,理论部分考察了前沿热点专题的基础知识、新闻史、一些广告。
这样的改变更是在告诉我们,光靠参考书是远远不够的。
而在新闻传播考研的科目之中,最为重要和最具难度的必然是传播学学科,它需要充分地理解、思考、拓展、应用、输出,才能做到面对题目泰然自若。新闻学、新闻史、广告等学科理解起来难度较低,更需要的是记忆和抓住知识框架。
由此,我建议对传播学的学习不受限于参考书,而是应立足参考书,以其为纲,在完成初步的阅读理解并拎出框架标出难点疑点后,交叉参考学科经典书目,答疑解惑查缺补漏,后续的记忆和应用需要建立在前期扎实的理解和清晰的框架的基础之上。至于其他学科,可在理解的基础上巧用市面上可得的笔记进行记忆和拓展。
?? 抓核心知识和问题,切忌陷入形式主义怪圈
一战中国传媒大学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自我认知不清晰,盲目乐观;二是形式主义导致本末倒置;三是心理素质差导致临场失控空题。
实际上中传的题风还是比较适合我的,然而我一战时做的准备不够充足,盲目乐观导致节奏掌控失败;在形式主义的怪圈里浪费了大量时间(沉迷做计划、手打“尽善尽美”的笔记、按部就班一个阶段没完成就死拖着不进入下个阶段......);点点滴滴的失误累积下最终导致了心理崩溃,在考场上面对前期抱着侥幸心理偷懒没准备的考题手足无措。
备考中应当时刻质问自己:“我在做什么,这是必须做的吗?我在正确的方向上吗?”
例如:做精美详尽的笔记不是搞懂和记住知识的关键,搞懂知识需要的是阅读、交叉拓展、检索,以及案例应用;记住知识则需要的是建立知识体系、抓住核心知识点。
就上面的关键问题来看,我们想要搞懂和记住知识,需要的是一份逻辑清晰的知识框架、以及标注好重点且经过理解消化的书本材料。把文字从书里摘出来再排列组合,有必要性吗?省了翻书的功夫?可也丢了语境和辅助理解的案例。
因此应该意识到花大量时间去做看似整洁实际只是做了些形式加工的笔记并不是搞懂和记住知识的关键,时刻警惕切忌陷入怪圈。
?? 稳住心态和状态,避免让自己陷入不稳定状态
生活大爆炸中谢尔顿曾经提到过“内稳态”的概念。
对比一二战和三战,可以发现稳定的心态和状态对于备考和应考是极其重要的。一战败于心态崩溃,二战则败于学习状态被追星打乱。选择备考,就应该尽可能保持自己心态和状态的稳定性,这也是为什么不建议在考研期间谈恋爱或分手的原因所在,同理适用于对于一些其他不稳定因素的引入和对于一些未知事件的尝试。
定期休息、外出都无伤大雅,因为这也属于内稳态的维护,但应该警惕未知风险的接触,因为未知所以不可控,避免出现自己意料之外的失控。
?? 论述题作答:术语+结构+完整作答=80+
一战中传,在压轴45分大题只开了头、前面三四道简答靠现猜的情况下,最后这一科我取得了105的分数。
三战上大,在我从倒数第二题开始一路狂飙,到最后35分的题只写了两部分,每个点只列案例没有展开,且结尾缺失的情况下最终拿到了117的分数。
论述题的作答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实际上在前期基础的学习和答题的训练后,只要能努力做到贴紧题眼完整作答不出错,那么基本上扣分较少。因此不必过于恐惧,只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脚踏实地好好练题,最后以答完卷为目标即可。
?? 实务:从94、106到131,能力提升是关键
一战中传,实务卷风格可以总结为“宏观抽象”和“国家政治”两个特点,面对实务卷的考题一度感觉自己穿越到了政治考场,最终在对会议主题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空了一道35分的压轴题,另外涉及马原的专业题也边答题边把自己绕晕了。
二战南师大实务题型丰富,考前勉强将所有题型做了个总结,各练了一遍。最后按部就班,保全结构和格式,在两道实务理论简答自由发挥的情况下,实务考了106分。
实际上南师大学硕分数线历年来并不高,如果第一门史论能好好背并且尽可能答完题,那么第二科实务110-120的分数是基本够用的(前提是公共课不拉胯)。
三战上海大学,实务题风大变,面对好几道读都读不太懂的题,前期的积淀和答题思维、答题训练派上了大用场,无论我知不知道正确答案,但我有能力让自己的答案看起来专业贴题又不出错,这就是文科所谓“自圆其说即可”的典例。
面对知之甚少的edg夺冠两道合计45分的评论,往年锻炼出来的强心脏更是派上用场,我琢磨着只要立意不偏、结构完整、不放常识错误、观点明确,那么分数就算不高也低不到哪儿去。
最终凭着“要写完,要有书读”的信念换来了131分的成绩,一定程度弥补了专业课一没写完导致的丢分。
结合上述经历,我总结出以下几条备考实务卷的经验:
?? 搞清职业要求、了解院校题型
一战中传时我的政治素养极低,导致涉及政治的内容我基本都没答好。而作为新闻传播学者,作为考研人,我们的政治素养是绝不能低的,这不仅是对职业要求的疏忽,更是侥幸心理下偷懒的结果。
此外,实务题中写作题的考察题型基本上每个院校会有所偏重,例如南师大历年来实务题型都是比较全,而上海大学则侧重评论、述评,尽管每年题目材料风格难以押准,但基本的题型还是可以知道个大概的。在此基础上不要还想着偷懒,不要想着压中题才有练习的意义,面对什么题都能好好答才是练题的目的。
?? 稳节奏,多模拟训练
近年各大院校的题风都有或多或少的变化,实际上就算是题风不变,我们也不能保证自己能压中所有题,上了考场有不太擅长甚至没见过的题是非常正常的事。只有在备考期间及时开始输出,并且进行足够的全真模拟,才能对考试现场的变数提前有所演练,才能更好地把控考场的作答节奏。牢记模拟训练的意义始终在于培养应变能力和习惯考场节奏,而不在于单单押题。
?? 日常拓展学习,学会答不会的题
见过没背过的名解,难道要选择空着吗?必然是动用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和积累来回答,阐述大致含义、应用案例、影响和意义等,不同类型的题目和知识点有不同的作答方法,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怕没事先背过练过,只怕脑子空空倒不出来东西。
因此前期要重视交叉拓展学习、专题热点学习,以及养成日常阅读专业公众号和论文并随手留存、回忆和交流的习惯。
以上是从专业课备考和应考中提炼的几点具有可参考性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在我看来比起量化数字和一些材料的重复罗列,也许结合实际经历提炼出一些成功和失败经验会对大家更有帮助。
??
|四个考研中需要避免的问题
|找到核心,不被细枝末节带跑
?@tutousuo
许多人穷其一生在追求完美的成功之路、时刻探寻人生的意义所在。而实际上,做成一件事反向思考比思考目标和完美计划更重要,避坑比提速更重要。
在这里向大家转述分享《穷查理宝典》中提到的一个反向思考的概念,所谓反向思维就是从“避开一定错的选项”出发来思考和行动,这个概念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在迷失的时候找到问题的核心所在,而不是被细枝末节带跑偏。
打个比方,一个人英语不好,老想着什么才是学英语最好的方法,总担心自己用的不是最好的方法,然后每个方法用了几天都觉得不过如此,单词背了几天没记住也就搁置放弃了。
但如果用反向思维来思考,那么应当考虑的就是“英语不好的都是因为什么?做什么英语一定好不起来?”。比如,换着法儿背单词未必保证记得住,但不去背单词就一定记不住。
用反向思维思考可知:要想学好英语,不能不背单词、不能哑巴英语、不能有畏惧情绪等等。从而逆推出学好英语我得背单词、我得多张嘴、我得相信自己。
至于方法,只是形式而已,并非关键所在,我只要保证我避开不该做的,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就可以。至于速度的提升,是量变引起质变,投入学习后自然会在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方法,并且不断提升成长速度,并且只有在这个阶段再去考虑方法,才有针对性和分辨能力。
?? 第一坑:形式主义,你做给谁看?
这是我踩过最大的坑,甚至现在也时不时掉坑里。
一战,我每天朝五晚十一,图书馆、自习室、朋友圈,都是考研努力学习的景象,实际上却是执着于看经验帖、做计划、按时间表给自己打分,量化一切努力以此来追求我心中对自律的肤浅理解。
最后政治听了一暑假强化课一点没听懂、专业课做了一暑假笔记啥也没记住。二战,我雄心壮志晒图学习,花大量时间精力布置书房、做vlog片头片尾打算记录自己努力过程,然后误入饭圈迷途不返,锁着房门家长以为我在通宵学习,实际上自己在干什么自己清楚。
我老是在决定做一件事时陷入做各种计划和幻想如何让自己看起来上进努力之中,实际上“炫耀什么缺什么”所言不虚,长期以来的形式主义和表面功夫让我错把大量时间花在没有意义的“形式”上,而容易不得要领偏离航道。从上面这些描述中,你是否看到了自己呢?那么我们到底如何摆脱形式主义呢?
我在总结前两次错误经验后,在三战开始前就将“杀死形式主义”作为这次备考的核心任务,考研政治学习中学到的“内容和形式”“重点论”,也让我清楚意识到了“抓重点”的重要性。
三战备考期间,我还是会做计划,但我不再把关注点放在做出的计划是否美观、是否足够理想上,而是转而把关注点放在“我能否执行”、以及计划的动态调整上。
因此,如果要让我给个固定的作息和看似节奏稳定的复习时间安排,我给不出来。对我而言,每一天的目的都只有一个——认真学,至于是不是起得够早,是不是在每个时间段做完了安排的事,我不断提醒自己这些不是关键。
追求作息和时间表稳定,实际上是为了让自己拥有更多掌控感,以此来稳定心理和对进度有所了解,但这些都应该是辅助而不是关键。
以任务为导向而不是以时间和形式为导向,那么自然随着每个阶段任务的完成,信心也会随之建立,只要我认真学完了我今天就无愧于心,而不是“原本打算六点起来醒来了看到八九点了,然后唉声叹气一点都不想学了,我计划全被打乱了。”
综上所述,避开形式主义的坑,应该学会反向思维、抓问题关键,以关键问题的解决为主题,以任务为导向来分阶段制定计划并保持动态调整。比起几点到几点干什么,不如计划一下这周我每一科要完成哪些内容,达到一个怎样的学习效果,然后无论什么情况,把安排下的任务尽心完成,在出现变故时和执行过程中不断调整和跟进,最终计划得到优化,方向也不至于跑偏。
咋搞都行,在认真学就行。(引自扣叔)
?? 第二坑:一味盲从,谁对你负责?
为什么看了几百篇经验贴却依旧感觉不得要领?为什么明明以看似清晰完美的经验帖为参考拟定的计划却还是没法达到理想效果?因为好的计划从不是复制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好的计划是因人而异的,更是动态的。
因此我并不建议复刻经验帖中的学习方法和一些时间与顺序的安排。一味的盲从和让渡主动性,不过是在偷懒,而以偷懒盲从为起点的备考之路,难免会一再出现失控和迷茫的情况,最终甚至导向失败。
无论是看经验贴、咨询往届考生,或是报班,我们都必须牢牢掌握学习主动性。
看经验帖是为了预知潜在错误以防患于未然,也是为了借鉴有效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以助力备考;咨询往届考生是为了获取院校相关但目前网络上较少的信息;报班,是为了一定程度上避免走弯路,给对有限时间感到焦虑的自己打一剂强心剂,也是为了拥有更多共同目标的竞争对手的信息以缓解焦虑。
这些一切一切是否能发挥功效,根本上都取决于你的学习主动性。如果以“拿来主义”为出发点来获取和使用信息及帮助,那么很容易导致一知半解和伪努力。考研路上,他人只是给出一些参考给出一些经验或抓住商机赚点钱,成功与失败是自己负责。
我是谁?我的目标是什么?我需要什么,什么才是关键?我应该做什么?我要学到哪种程度?我到底懂了没?我学到了什么?面对这样的题我该如何解答?
只有明确这些问题,才能够让自己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得福利而不是被淹没,才能让考研不止步于成败,而是带来深层能力成长。这些问题的解答不仅对考研备考有帮助,对人生中很多问题的解决和目标的达成都能带来重大辅助。
?? 第三坑:只进不出,在自取灭亡。
导致我前两次失败的重要原因还包括前面提到过考研最为核心的五点之中的“充分的模拟训练”的缺乏。
一战中传,知道考前我只练过个位数的论述题和一次单科模拟,且都是在半开卷甚至开卷的情况下完成的,以至于我最终在考场上没写完题。
二战南师,我考前受追星影响,作息紊乱注意力分散,考前只练习了实务各题型各一题和模拟了一次,并且模拟没答完题。
三战上海大学,我十月开始输出、十月底开始模拟,连续到考前模拟了三次,两次排名第一,最后一次由于遇到没准备的策划题所以排名滑铁卢,但也带给我一定的危机感和让我对临场可能遇到的变故进行了一定的心理建设。后期我很担心实务,断断续续练了几题但由于时间紧加上担心心态受影响,所以没有按原计划完成突击实务训练。
事实证明,机会是留给做好准备的人的。尽管按照往年题型出的模拟考的题今年基本没压到,但三次的全真模拟还是起到了感知时间和锻炼手速的作用。答得出题是一方面,答得完题是更为关键的一方面,而想要答完题,就必须进行全真的模拟和训练。
如果上考场是你第一次考,那么只能说你在自取灭亡,文科类的题目,没有对时间的掌控感和一定的手速,答完卷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战我不仅模拟训练了专业课,还提前使用答题卡训练了政治主观题答题卡,为的就是避开一战面对答题卡不能折叠的提示抓耳挠腮涂涂改改的难堪局面。
最终政治主观题作答流畅,在旱区上海也拿到了32的分数,不高,但够用。我英语科目之所以一直分数还可以,就是因为每年我都有分题型和分主客观进行计时模拟训练,二战在啃老本只练了几篇阅读的情况下,得了三年里的最低分74。每一科的变化都无不证明着“模拟训练”的极端重要性。
我认为备考可以按照以下五阶段来进行:
1、理解、输入和查疑
2、归纳、整理和提炼
3、记忆、巩固和拓展
4、输出、答题
5、全真模拟
每个阶段并不需要截然分开,无需过分执着于顺序,有的步骤是可以并行的,比如记忆和输出。
请大家以我一战为了背够遍数而拖着没开始输出的重大错误为戒,以上五个阶段的关键在于缺一不可,不在于按部就班。打个比方,就算你什么都没记住的时候来个全真模拟,也并无不可,首先是考试考的未必是你记过的,其次是全真模拟的本质意义子啊于感受考试节奏和氛围。
?? 第四坑:短视功利,没打开格局。
三战冲刺期,对未知的恐惧感和累积爆发的孤独感包围了我,一度极其煎熬。直到考完的现在,我才慢慢了解到恐惧感的来源和缓解恐惧感需要做到的意识转变。
决定考研的你,目标会是什么呢?考研成功?我一度也是这个目标。
二战失败后,我开始学车考驾照,最终一次全满分顺利拿到了驾照,全程轻松快乐毫无压力。这里借由这段经历来引入一种情况:即面对一个压力更大的问题时,其他的问题在衬托之下会显得相对轻松不费力。为什么常说阅历和见识很重要,因为格局打开了和格局被框定的人眼里看到同一个问题,使用的对比和参照是不同的。
如果能看到考研背后更深层的意义,把它当成关卡而不是终点;如果经历过比考研难得多的事;如果见识够广能看见考研之外的其他出路,那么压力必然会随之小很多。如果成功做成过更困难的事,那么对考研的信心也会更足。实际上这也是我们坚持考研的原因之一,通过它来增加一份自我证明,给我们相信自己的依据——“我曾经做到/完成过这么难的事。”
备考过程中,折磨我的更多是对于失败的胆怯、对投入的时间精力可能化为乌有的不安,以及对始终无法消除的未知的无力感。而实际上,考研的成败并不是单纯由结果来决定的,付出的努力从来不会消失,让它的意义限制在结果上的不过是短视的我们。
如果我的目的是在学科内做学术或在行业内找到好工作,那么担心的问题就不是“没学好的话没考上怎么办”,而是“没学好的话考上了怎么办”。大家似乎有个通病就是在备考时把“上岸”看作一个完成状态,实际上上岸只是个开始,如果无法在备考过程中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输出自己的看法观点,那么考上以后如何面对大大小小的论文、考试,以及如何顺利毕业?
考研这件事的意义真的只由结果决定吗?实际上并非如此。
考研增加了我们的人生体验,让我们能够理解更多人、认识更多人、看更多风景;考研备考过程是高考后我们进入社会后可能面临的大小考试必经的过程,能举一反三的话备考经验可以应用到此后大小的考试上;达成想要的结果需要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努力未必成功,努力只是成功的前提,但一次的成败并无法抹去自己的付出和得到的成长。
比起外界赋予的意义和定下的标准,自己真正学到的东西才是夺不走的属于自己的。就像有的人高考发挥失常没能进入理想的大学,但备考过程中积攒的学习能力和方法,在后续的本科学习、考研保研、考公等各种考试中,都能成为重要的助力,真的失败了吗。
希望大家能看到考研这件事在上岸之外的意义,也能在盲目执着之外好好思考考研后的计划,而不是止步于上岸,比起考研上岸,我们的目标是上生活的岸(引用扣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网上 - 考研网上辅导班有用吗 > 从准备考研到最终上岸用四万余字记录过去悲喜交加的五年。(上)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相关推荐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