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上

刘永泽中级财务会计第6版考研笔记和真题答案——才聪考研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企业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其采用的会计计量属性是()。

A.重置成本

B.可变现净值

C.历史成本

D.现值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重置成本,也称现行成本,是指在本期重购或重置持有资产的成本。在重置成本计量属性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下列各项关于资产期末计量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无形资产按照市场价格计量

B.固定资产期末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

C.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照历史成本计量

D.存货按照账面价值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A项,无形资产按照历史成本计量;B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持有期间不可以转回,固定资产期末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C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照公允价值计量;D项,存货期末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3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是()。

A.发出存货计价所使用的先进先出法

B.其他债权投资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C.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D.发出存货计价所使用的移动平均法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B项,属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不符合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A.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B.会计核算应当注重交易或事项的实质

C.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

D.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A项,体现了重要性;B项,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C项,体现了可靠性。D项,权责发生制属于会计基础,不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5下列各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对相关性和可靠性起着制约作用的是()。

A.及时性

B.谨慎性

C.重要性

D.实质重于形式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所有者或者其他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具有时效性,即使是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如果不及时提供,就失去了时效性;但若要求信息具有高相关性和高可靠性,往往需要更长时间的筛选以及验证真实,所以追求及时可能就无法做到高相关和高可靠,故及时性对相关性和可靠性起着制约作用。

6下列关于会计计量属性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历史成本反映的是资产过去的价值

B.重置成本是取得相同或相似资产的现行成本

C.现值是取得某项资产在当前需要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

D.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C项,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

7下列项目中,能够引起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变动的是()。

A.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B.董事会宣告分派股票股利

C.股东大会通过董事会提出的分派现金股利方案

D.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A项属于所有者权益项目内部转变;B项,董事会宣告分派股票股利只需做备查簿登记,不需要做会计处理,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或负债;C项,需要减少未分配利润,增加应付股利,引起所有者权益减少,负债增加;D项,增加资产、所有者权益,但不会增加负债。

8下列有关所有者权益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B.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

C.所有者权益金额只取决于资产的计量

D.所有者权益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C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9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这遵循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A.相关性

B.可比性

C.及时性

D.可理解性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包括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和不同企业相同期间可比。所以,企业的会计政策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保证了企业各个时期采用的会计政策都相同,体现了可比性原则。

10从会计信息成本效益看,对所有会计事项应采取分轻重主次和繁简详略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采用完全相同的会计程序和处理方法。其遵循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A.谨慎性

B.重要性

C.相关性

D.可比性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的重要交易或事项。所以,对会计事项分轻重主次和繁简详略进行会计核算,保证了会计信息反映所有的重要交易或事项,体现了重要性原则。

11下列各项业务中,通常应采用“可变现净值”作为计量属性的是()。

A.对债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

B.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C.对建造合同计提预计损失准备

D.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A项,对债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通常采用一定折现率计算出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债权投资账面价值比较;C项,对于建造合同,如果合同预计总成本超过总收入,应当确认减值损失;D项,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采用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比较,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12下列关于会计基本假设的表述错误的是()。

A.货币计量为确认、计量和报告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B.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证券投资基金属于会计主体

C.固定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并按期计提折旧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

D.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D项,会计主体确定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而会计分期才是确定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时间范围。

13下列各项中,没有体现会计信息质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是()。

A.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入账

B.关联方关系的判断

C.对周转材料的摊销采用一次摊销法

D.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核算,而不仅仅按照他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C项,对周转材料的摊销采用一次摊销法体现了重要性要求。

二、多项选择题

1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以下关于影响企业利润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影响利润

B.出售固定资产获取的净收益影响利润

C.其他债权投资期末暂时性的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利润

D.所有利得都影响利润

E.企业所得税会影响企业的净利润

【答案】CD查看答案

【解析】C项,其他债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影响的是所有者权益,不影响利润;D项,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不影响利润。

2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的有()。

A.其他债权投资期末公允价值暂时性变动

B.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期末公允价值发生变动

C.交易性金融负债期末公允价值发生变动

D.其他权益性工具投资的汇兑差额

E.其他权益性工具投资的现金股利

【答案】AD查看答案

【解析】BC两项,均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E项,计入当期损益。

3下列各项中,没有体现谨慎性要求的有()。

A.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未来期间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才应当全额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B.因被投资单位将发生重大亏损,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

C.存货期末计量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D.物价持续上涨的期间,采用先进先出法计量发出存货的成本

E.预计负债应及时足额确认

【答案】BD查看答案

【解析】谨慎性要求企业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不低估负债或费用。B项,属于滥用会计政策变更;D项,物价上涨期间,采用先进先出法会高估当期利润和期末存货。

4上市公司的下列会计行为中,符合会计信息质量重要性要求的有()。

A.分部报告的确定

B.某贸易公司购入商品时发生运杂费500元,由于金额较小,该公司将其直接计入销售费用

C.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及时足额确认

D.发出商品并办妥托收手续但因为对方发生严重的资金困难而没有确认收入

E.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为自有固定资产进行核算

【答案】AB查看答案

【解析】CD两项,体现谨慎性要求;E项,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要求。

5下列各项中,属于利得的有()。

A.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益

B.投资者的出资额大于其在被投资单位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金额

C.处置固定资产产生的净收益

D.处置投资性房地产产生的收益

E.以现金清偿债务形成的债务重组收益

【答案】CE查看答案

【解析】AD两项,取得的收益均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属于收入,不属于利得;B项,属于所有者投入的有关事项,计入资本公积,不属于利得。

6关于损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A.损失是指由企业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B.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C.损失只能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不能计入当期利润

D.损失只能计入当期利润,不能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

E.损失一定会减少所有者权益

【答案】ACD查看答案

【解析】损失是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可能计入所有者权益,也可能计入当期利润,但一定会减少所有者权益,BE两项正确。

7下列资产中,属于本企业资产核算范围的有()。

A.盘亏的设备

B.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设备

C.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设备

D.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设备

E.周转材料

【答案】BCE查看答案

【解析】A项,预期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属于企业的资产;D项,不是承租人拥有或控制的资产,也不符合资产的定义。

8下列项目中,能够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减变动的有()。

A.计提专门借款费用化利息

B.预付购货款

C.支付现金股利

D.发行公司债券,款项已存入银行

E.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



【答案】CDE查看答案

【解析】A项,会引起费用和负债同时增加;B项,会引起资产项目内部发生增减变化。

9A公司2019年对以下交易或事项的账务处理中,违背会计信息可比性要求的有()。

A.6月30日,对公司一条生产线更新改造完成,改造前的账面价值为5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改造后的账面价值为6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15年

B.自年初至5月30日,A公司某项开发专利技术累计发生费用化支出300万元,已计入管理费用;累计发生资本化支出500万元。5月30日,该专利开发成功,A公司将已计入当期损益的研发费用转为无形资产成本,于当日确认无形资产成本800万元

C.9月30日,A公司出售所持B公司30%的股权投资,持股比例由60

%降为30%;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控制但仍然有重大影响,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

D.12月31日,A公司预计发生年度亏损,将以前年度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全部予以转回

E.1月1日,A公司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仅在备查簿登记,不进行后续核算

【答案】BD查看答案

【解析】AC两项,没有违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BD两项,属于人为操纵利润,有违会计信息可比性要求;E项,属于违背会计信息实质重于形式要求。

10关于收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B.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金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C.符合收入定义和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D.企业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商品,应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E.销售商品取得的对价应当确认为收入

【答案】ABCE查看答案

【解析】D项,采用支付手续费代销方式下,委托方在发出商品时不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而应在收到受托方开出的代销清单时确认销售商品收入。

11下列关于会计要素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A.负债的特征之一是企业承担潜在义务

B.资产的特征之一是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C.利润是企业一定期间内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D.收入是所有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答案】ACD查看答案

【解析】A项,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C项,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D项,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而利得也是能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但是利得不属于企业的收入。

三、概念题

1会计初始确认与再确认[南京大学2019研]

答:(1)会计初始确认。

会计初始确认是将某项目或业务记为某会计要素或项目。初始确认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确定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产生的经济数据中哪些应在复式簿记系统中记录。初始确认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要记入会计信息系统的经济数据,在何时、应记入何种会计科目。也就是说要对这些会计信息进行重新分类,将这些经济数据转化为会计语言,记录到会计账簿中。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确认的时点,即何时确认。

从会计程序上看,初始确认主要是对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编制、账户的设置和账簿的登记等。

(2)再确认。

从会计账簿的会计信息到财务报告信息,是财务会计加工信息的第二阶段,也就是会计的再确认。再确认的主要任务是编制和分析财务报表。

再确认有四个特点:它的数据来自于日常记录;对会计要素的表述既用数字表述,也用文字表述;把账簿记录转化为报表的要素,有一个挑选、分类、汇总或细化的加工过程;在财务报表中的表述,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2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研、江西财经大学2013研]

相关试题:

权责发生制[江西理工大学2013研、中山大学2010研、青岛大学2009研]

答:(1)权责发生制,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收付实现制,是指凡是在本期收到的收入和支出费用,不论是否属于本期,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即使收入取得或费用发生,没有实际款项的收付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只要收到或支出款项,就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而只要没有实际款项的收入,则一律不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用。

(3)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主要区别: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不同;对收入与费用的配比要求不同;会计期末处理方法不同;各会计期间计算的收益结果不同;核算过程中的账户设置不同。

3可变现净值[深圳大学2013研、青岛大学2009研]

答:可变现净值是指资产在正常经营状态下可带来的未来现金流入或将要支付的现金流出,又称预期脱手价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属性下,资产按照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计量。存货准则特别强调企业在实际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当以取得的可靠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4相关性[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研]与可靠性[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8研]

答:(1)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者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联,即与使用者进行的决策有关,并具有影响决策的能力。相关性的核心是对决策有用。一项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取决于两个因素,即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

(2)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是客观的和可验证的。信息如果不可靠,不仅对决策无帮助,而且会造成决策失误。因此,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重要质量特征。一项信息是否可靠则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即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

(3)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共同点在于二者都是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原则;二者的不同点在于相关性强调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即会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价值;而可靠性则强调会计信息本身对企业经济活动反映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或会计假设)[燕山大学2010研]

答: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或会计假设)是指组织和开展财务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或者说必须首先明确和解决的基本问题。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是财务会计的理论基础,是从会计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其最终目的是保证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会计的基本假设通常包括四个:

(1)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这一假设要求:对于企业会计来说,核算的只能是企业本身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会计核算只能站在企业自身的角度,来反映核算经济活动。

(2)持续经营。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企业或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即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进行清算。企业可以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使用它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和依照原来的偿还条件来偿还它所负担的各种债务。

(3)会计分期。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分割为一定的期间,据以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从而及时地提供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

(4)货币计量。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6利得[华南理工大学2010研]

答: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利得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主要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额、现金流量套期中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额(有效套期部分)等。通常,已实现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未实现的利得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资本公积。

7现值[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9研]

答:现值是指在正常经营状态下资产所带来的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减去为取得流入量所需的现金流出量现值。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该计量属性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最能反映资产的经济价值,对经济决策更具有相关性,但其可靠性较差。

8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9研]

相关习题:

公允价值[湘潭大学2012研、中山大学2010研、北京林业大学2004研]

答:(1)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2)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是指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公允价值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具有很强的时间概念,即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可能是过去环境下该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而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也许就是未来环境下该项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

9持续经营假设[广东商学院2008研]

答: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企业或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即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进行清算。从企业经营的存续时间来看,存在两种可能:一是企业在近期可能面临破产清算;二是在可预见的将来,企业会持续经营下去。不同的可能性决定了企业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核算。企业可以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使用它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和依照原来的偿还条件来偿还它所负担的各种债务。会计核算上所使用的一系列的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的前提基础上,解决了很多常见的财产计价和收益确认问题。

10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答: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而不应当仅仅按照他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确认、计量的依据”。在会计确认、计量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一些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不吻合的业务或事项。例如,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期未满以前,从法律形式上讲,所有权并没有转移给承租人,但是从经济实质上讲,与该项固定资产相关的收益和风险已经转移给承租人,承租人实际上也能行使对该项固定资产的控制,因此承租人应该将其视同自己的固定资产,一并计提折旧和大修理费用。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体现了对经济实质的尊重,能够保证会计确认、计量的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

四、简答题

1简述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内涵及关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研]

答: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是财务报告目标的两种观点。财务报告目标或财务报表目标,是指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中,人们期望通过会计活动达到的结果。或者说是财务会计系统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其主要解决: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或者说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什么样的会计信息,即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

(1)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内涵

受托责任观

财务报告的目标最初是向资源所有者(股东)如实反映资源的受托者(经营者)对受托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即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有助于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人们将其称之为受托责任观。

决策有用观

随着股份制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完善,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因此,财务报告的目标主要强调向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对他们的决策有用的信息,即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人们将这种观点称之为决策有用观。

(2)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关系

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并非矛盾,财务报告既可以满足其使用者作经济决策的需要,也可以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各个国家财务报告目标的区别主要是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因此,许多国家都提出了双重目标。我国就是其中之一。

2简要说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答: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六项会计要素的核算,主要应解决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这四个方面的问题。

(1)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的内涵

会计确认是指把一个事项作为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等正式加以记录和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

会计计量是指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且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会计记录是指将企业经济活动对有关会计要素的影响性质与数量正确记录下来。登记会计账簿是典型的会计记录的方法。

企业财务会计的最终成果是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2)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的相互关系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是紧密联系的,而且常常相互交织在一起,很难截然划分为四个独立的过程。

五、论述题

1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什么?并谈谈对它的理解。[西南财经大学2019研]

答:(1)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是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信息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和要求。一般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八个方面。

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是客观的和可验证的。一项信息是否可靠取决于三个因素,即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真实性就是要如实表达,即会计核算应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会计的记录和报告不加任何掩饰。可核性是指信息经得住复核和验证,即由独立的、专业的和文化素养基本相同的人员,分别采用同一计量方法,对同一事项加以计量,能得出相同的结果。中立性是指会计信息应不偏不倚,不带主观成分。

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者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联,即与使用者进行的决策有关,并具有影响决策的能力。相关性的核心是对决策有用。一项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取决于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

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能够被使用者所理解,即会计信息必须清晰易懂。信息是否能被使用者所理解,取决于信息本身是否易懂,也取决于使用者理解信息的能力。会计人员应尽可能传递表达易被人理解的会计信息,而使用者也应设法提高理解信息的能力。

可比性

可比性是指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与其他企业的同类会计信息尽量做到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就必须有统一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来保证不同企业的信息共性,这就是会计信息的统一性。

其次,为了使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事项时,所采用的会计方法和会计程序前后各期应具有连贯性,前后一致。这就要求企业对会计方法或原则的选用应慎重,一旦选用,除非有正当理由,不得任意变动,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而不应当仅仅按照他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确认、计量的依据。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体现了对经济实质的尊重,能够保证会计确认、计量的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

重要性

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之所以强调重要性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是考虑会计信息的效用和核算成本之间的比较。

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予以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的披露。

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导致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错误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坚持会计处理的重要性原则,必须在保证会计报表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兼顾全面性和重要性。

谨慎性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计提秘密准备。通常的处理原则是,应预计可能产生的损失,但不预计可能产生的收益和过高估计资产的价值。

及时性

所谓及时性是指信息在对用户失效之前就提供给用户。要求企业对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贯彻及时性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或者凭证;二是要求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即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及时对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并编制财务报告;三是要求及时传递会计信息,即按照国家规定的期限,及时地将编制的财务报告传递给财务报告使用者,便于其及时使用和决策。

(2)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解

会计信息应该满足以上所有信息质量要求,但是不同情境下的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应在各信息质量之间做好权衡。

总体来讲,会计信息应该对使用者决策有用,而要使得会计信息决策有用,则必须首先满足相关性和可靠性。

及时性有助于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因为,如果一个信息失去了时效性,那么就不会满足相关性的要求;实质重于形式则有助于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为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确认和计量才能得到真实客观的会计信息。

可理解性主要针对使用者而制定,它是会计信息和使用者之间的桥梁。

在满足上述要求之后,还应考虑信息的可比性。相较于相关性和可靠性而言,可比性在决策有用这个目标指引下显得没有那么主要。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的情形和方法,这就是一种打破可比性的表现,从这个角度上看,可比性应当服务于相关性和可靠性。

除此之外,出于成本收益原则的考虑,需要用重要性来进行约束;为了规避财务风险,应该遵循谨慎性原则。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标准并不是完全并列的,它们之间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在进行会计信息的确认与计量时,只有把握好整个会计信息质量框架的内在逻辑,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使得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信息达到的应有的标准和要求。

2论会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研]

答:经济建设国家各项工作的中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现代市场体系,可以淋漓尽致地发挥会计的功能和作用。一是财富计量:开放型经济可能导致财富种类和数量爆炸式增长,会计计量财富将变得更加复杂也更为重要。二是价值创造:会计全面参与企业的各类经济活动,不仅记录经济业务的过程和结果,而且通过检查、审核以及计划、预算、预测、分析和决策支持等,参与企业经济活动,计算、反映并监督投入产出情况。三是引导资源流动和分配:将企业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以市场参与者能够理解和信赖的方式呈现出来,为市场运行和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会计成就经济发展。会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具体来说有以下四方面:

(1)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作出合理的决策

财务会计的最主要目标就是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作出合理的投资和信贷决策。一般认为,最为关注企业会计信息的莫过于投资者和债权人。而这类使用者的决策对于资源的分配具有重大影响。此外,符合投资者和债权人需要的信息,一般对其他使用者也是有用的。因此,财务会计把服务于投资者和债权人作为其主要目标。投资者和债权人所需要的经济信息包括企业某一时日的财务状况、某一期间的经营绩效和财务状况的变动,但从决策有用性的观点看,不论是投资者还是债权人甚至企业职工,其经济利益都同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动密切相关。例如,投资者应分得的股利,债权人应得到的贷款本金及利息,职工应得的工资和奖金等,都需要未来现金流量的信息。

(2)有助于考评企业管理当局管理资源的责任和绩效

企业的经济资源均为投资人及债权人所提供,委托企业经营者保管和经营,投资者和债权人与经营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委托和代理关系。投资者和债权人要随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者管理和运用其资源的情况,以便考评经营者的经营绩效,适时改变投资方向或更换经营者。这就要求企业财务报告提供这方面的信息,说明企业的经营者怎样管理和使用资源,向所有者报告其经营管理情况,以便明确其经营责任。

(3)为国家提供宏观调控所需要的特殊信息

国家是国民经济的组织者与管理者,为了达到宏观调整这一目标,国家还要求从一切企业编报的会计报表中,获取进行宏观调控所需要的特殊信息。因此,国家不仅是通用报表的使用者,而且是特殊报表的使用者,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更是如此。

(4)为企业经营者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企业管理人员也需要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管理。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收入与成本费用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上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措施,改进经营状况。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应怎样处理数据和加工信息,最后将提供什么样的财务报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目标。会计目标指引着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方向。

麻烦大家关注+点赞,谢谢!!

本文由【才聪学习网】原创,关注我了解更多考试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网上 - 考研网上辅导班有用吗 > 刘永泽中级财务会计第6版考研笔记和真题答案——才聪考研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相关推荐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