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上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第4版)考研真题整理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简答题

1简述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首都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有:

(1)继续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推恩令

汉武帝于公元前127年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在王国范围再行分封为侯国。

左官律

汉武帝推行“左官律”,规定凡在诸侯王国任官者,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并不得进入中央任职。

“附益法”

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结党营私。

打击地方豪强

迁徙豪强;任用酷吏诛杀豪强;分全国为十三部(州),设刺史按“六条问事”。

酎金夺爵

元鼎五年(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夺爵者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

(2)加强中央集权

限制相权。设“中朝”(或称内朝),由尚书、中书、侍中等组成,成为实际的决策机关,以丞相为首的“外朝”逐渐成为执行政务机关。

颁行新的选用官吏制度。除按军功爵位选拔官吏和“任子”“赀选”郎官之外,汉武帝推行察举制、征召制,并选用博士子弟。

加强军队和法律建设。中央增设八校尉、期门军、羽林军、水军;法律更为严密烦苛。

(3)新财经政策

改革币制,铸币权收归中央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销毁私铸钱币,把钱币大全收归中央,成立了专门的铸币机构,由钟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造五铢钱。



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政策

a.盐铁专营

汉武帝采纳孔仅和东郭咸阳的建议,把冶铁、煮盐、酿酒等私营权收归政府,在地方设立盐铁专卖署,由国家垄断经营,从而增加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公元前81年,郡国所举的贤良文学,曾议罢盐铁官营事,后由桓宽记录成《盐铁论》,取消了酒的专卖和关内铁官,对汉武帝官营政策做了限制和修改。

b.均输平准政策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采纳桑弘羊的建议,在全国实行均输平准政策。均输,即调剂运输;平准,即平稳物价。由大农令设均输官和平准官,均输官,负责管理、调度、征发从郡国征收来的租赋财物,并负责向京师各地输送;平准官,总管全国均输官运到京师的物资财货,除去皇帝贵戚所用外,其余由国家经营。

算缗和告缗



汉武帝于公元前119年,颁布了算缗、告缗令。算缗就是向大商人、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隐瞒不报或自报不实者,鼓励知情者揭发,称为“告缗”。

(4)文化“大一统”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大一统”和法治,吸收了道、法、阴阳五行等学派中有利于地主阶级统治的学说,其实质就是外儒内法。此后儒学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

2秦以后历史上有很多南北分裂局面,选一个时期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历史意义。[厦门大学2015年研]

答:以南北朝时期为例。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南朝(420年~589年)有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方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势,故称为南北朝。

(1)形成

南朝

304年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分裂、对峙的阶段。在南方,虽然先后有宋、齐、梁、陈四个政权的更迭,但这中间除梁元帝以江陵作都3年外,其余的时间,南方各朝的京城始终建在建康(今南京)。刘宋(420~479年)是其中疆域最大、最强、统治年代最长的一个政权,历4代8帝,共60年。齐(479~502年)国祚短暂,只有24年,但由于争杀频繁,竟历3代7帝,平均3年一帝,是中国历史上帝王更换极快的一朝。梁(502~557年)历3代4帝,共56年,其中武帝萧衍个人享国时间最久,几近半个世纪。陈(557~589年)首尾凡33年,历3代5帝。陈承衰梁之弊,是一个版图狭窄、人口孤弱、力量单薄的王朝,加之统治者又极度腐败,最终丧亡于北方强敌之手。历史上把宋、齐、梁、陈这南方四朝称之为南朝。

南朝的历史是门阀士族由盛而衰的历史,南朝的皇权比较强大,门阀士族社会地位虽然高贵,却已不能完全左右政局。随着江南开发的不断深入,南方汉人在政治上的地位逐渐上升,步入官僚行列,为皇帝所倚重。从梁陈之际开始,南方内地的土豪,也成为割据的一方势力。

北朝

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与中国南朝同时代并存的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北魏、东魏、西魏及北周均由鲜卑族建立,北齐则由鲜卑化汉人所建。

581年杨坚代周为帝,即隋文帝,改国号大隋,北周亡。587年隋文帝废西梁后主萧琮,西梁亡。588年隋文帝发动灭陈之战,以杨广、杨素为行军元帅,以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名将发兵攻陈。隔年隋军攻陷建康,南朝陈亡,中国再度统一。自永嘉之乱以来,中国分裂近三百年之久的“南北朝时代”结束。

(2)原因

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而南方自然条件适宜,经济发展较快,各朝的统治者都较为关注农业的发展,因而使得南北双方实力相当,于是出现了南北相互对峙的局面。

(3)历史意义

南朝的建立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加速了同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北朝在经历了孝文帝改革之后,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和北方的民族大融合,此外由于北方统治者关注农业发展,使得经历常年战乱的北方地区农业发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为隋朝实现大一统奠定了物质基础。

3“王与马共天下”,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分别首先出现在哪个时代?分别是什么意思?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变迁?[北京大学2015年研]

答:(1)“王与马共天下”

首先出现在东晋元帝司马睿时期。

意思为:以王家为代表的门阀势力与皇帝共同治理天下。

反映的时代特征:门阀制度左右政局。

体现的时代变迁:门阀士族,是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阶级中有特殊身份和地位的一个阶层的专称。东汉世家地主是其前身,以庄园经济为基础,一般都是经学世家,世代高官,“门生故吏遍天下”。门阀制度形成的标志是九品中正制的实行。衣冠南渡后,司马睿依赖了北方大族琅琊王氏家族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建立东晋,一段时间内,皇权只能依附在门阀势力之下才能得以生存。司马睿甚至在登基大典上拉王导共升御座,声称“王与马共天下”。

(2)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首先出现在北宋太祖时期。

意思为:北宋的士大夫阶层地位空前提升,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甚至形成了与皇帝共同治理天下的局面。

反映的时代特征:北宋重文抑武。

体现的时代变迁:北宋统治者鉴于中唐以来武人专权的历史教训,推行“重文轻武”国策,并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大大增加了普通百姓成为官僚士大夫的机会。这些都为“共治”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逐渐形成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

4简述秦汉三公九卿制度和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具体情形及其发展原因。[南京大学2015年研]

答:(1)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度

具体情形

a.秦代

第一,三公

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中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从秦开始,丞相正式成为官职,为中央政府中皇帝之下的最高长官;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直接隶属于皇帝,便于集中皇权。

第二,九卿

三公之下设九卿,其职责为:廷尉,掌司法;治粟内史,掌国家财政税收;奉常,掌宗庙祭祀礼仪;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卫尉,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宫廷车马;宗正,掌皇帝宗族事务。但无论三公,还是九卿,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一律不得世袭。

b.汉代

第一,汉武帝时改革中央官制,把中央官员分为外朝官、内朝官。外朝官有丞相及丞相之下的各六百石官,而内朝官,或称中朝官,包括大司马和左、右、前、后将军,尚书,以及侍中、散骑、诸吏、诸郎、博士等。所谓内朝官或中朝官就是由皇帝直接差遣,而不专任行政职务的,与行政性质的正规官称的外朝官相对而言的。汉武帝的官制改革将一部分丞相权力收入皇帝手中,达到了抑制相权,加强皇权的目的。

第二,东汉光武帝时期,在中央设有尚书台,成为东汉时期国家实际的决策机构。虽然设有三公,但三公已经被架空,只有议事权,而没有实际权力,且往往因为小事而被罢免。

发展原因

秦朝建立后,总结了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制度,建立了一套适应于封建大一统国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机构,即三公九卿制度,秦朝灭亡后,汉承秦制,在中央机构上继承了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并进一步完善,其趋势主要是削弱三公九卿实权,加强皇权。

(2)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具体情形

a.隋代

第一,隋代初年设五省六曹制,五省为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秘书省和内侍省。秘书省掌书籍历法;内侍省为宫廷之宦官机关,两省较少涉及国家政务,实际的中枢机关为内史、门下、尚书三省。

第二,尚书省下设吏、度支、礼、兵、都官、工六曹。后来度支曹改称户部;都官曹那称刑部;六曹也改称六部。名为五省六部制。

b.唐代

第一,三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其中中书省在隋朝时称为内史省,主要负责定旨出命,中书省长官称为中书令,共两人;门下省掌管封驳审议,认为不合格的政令可以驳回,长官称为侍中,共两人;尚书省是最高的执行机构,长官称为尚书令,但不常设,尚书令下设副长官左、右仆射两人。

第二,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长官称为尚书,六部分理各种行政事务,每部又领四司,计24司。

发展原因

a.三省六部制是从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三省六部是隋唐时期中央最高的政府机构。

b.为了三省之间协调行动,三省首长定期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议事。自唐武德年间开始,中书、门下集议于政事堂,政事堂设于门下省。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由此,确立了中书省的中心地位。开元十一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政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印,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从此,中书门下正式成为宰相的办事机构。

c.为了控制相权,唐贞观以后,皇帝逐渐使用一些资历较轻的官员参与朝政,实际行使宰相的权力,但是由于没有宰相崇高的体制,所以便于控制。渐渐地,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以及左右仆射这些宰相职务已经变成了一个崇高的虚衔,而真正的宰相却成为一种临时性质的职务,这符合从汉代开始的相权不断下降的规律。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网上 - 考研网上辅导班有用吗 >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第4版)考研真题整理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相关推荐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