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上

学院动态我校风景园林系与清华大学景观学系研究生联合教学课程...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2022年6月8日,北京建筑大学风景园林系与清华大学景观学系研究生顺利完成联合studio教学“景观规划与设计”终期汇报,为两校联合设计教学画上完满句号。作为北京建筑大学与清华大学学科共建的重要举措,本次为期16周的联合教学时间长、深度广、范围大、质量高,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探索与一流高校、一流学科联合规划设计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模式、新高度。
本次联合设计教学主题为“多战略协同背景下北京二绿区域景观”,分为“分析评价、战略规划与行动计划、景观规划与设计”3个阶段。6月8日两校师生采用线上会议的方式,共同完成了研究生联合studio教学的第三阶段“景观规划与设计”即终期汇报。北建大与清华两校同学共组成的9个小组,都展现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及规划设计成果。此次联合教学圆满成功!
参加本次终期汇报的评委嘉宾有: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何闽所长、张尔薇副所长、清华大学景观学系李峰教授、城市规划系于涛方副教授、景观学系庄优波副教授。北京建筑大学风景园林系傅凡教授、丁奇教授、张振威副教授、徐海韵副教授、傅微老师等多名老师。
首先,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刘海龙老师对课程组织任务书进行简要介绍。刘海龙老师就两校的风景园林学科背景、合作渊源进行了简要说明,对此次联合studio课程任务书以及选题的缘由进行了介绍。其次,所有汇报的9组同学分为5部分,由北建大组与清华组交替进行汇报,每组汇报时长为30分钟,之后由点评嘉宾进行点评。
终期汇报的第一部分由刘海龙老师主持。北建大第1组同学:罗屹鸿、杨明菁 、 郑徳昊、 李明玥,在总结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韧性城市建设”为导向,选择了石景山片区进行“基于ahp的应急避险安全评价”和“雨洪安全评价”分析。构建了北京二绿地区的“空间韧性”与“工程韧性”,从应急避难场所、应急医疗点、战略留白、海绵建设、绿地系统等多方面展开分析和规划。并选取了八大处公园等三个节点,通过实地调研和分析,总结场地问题,提出具体规划措施和节点设计。
紧接着汇报的是清华大学第1组同学:王沛、刘爽、李孝伯、陈蕴苗。该组汇报包括三个部分:北京二绿区域战略规划;沙河片区景观规划;节点设计。该组将二绿地区问题总结为“空间结构无序”与“土地用途失调”两大部分。提出了“连通融合·共生绿洲”的规划概念并做出规划战略。选取沙河片区,从“保护修复”、“游憩与设施”、“社区与产业发展”三方面开展专项规划,并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选取了片区内的“郊野绿洲”、“荒野绿洲”、“田园绿洲”、“城市绿洲”四个典型地块进行现状分析、问题总结、景观分区、景观结构、功能分析等。
在第1部分的点评环节中,各位专家评委在对两组成果进行肯定的同时,提出了宝贵意见。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所长张尔薇认为,第1组基于韧性角度对石景山地区绿色空间进行规划,立意较好,但希望能够进一步剖析应对不同灾害类型的韧性规划设计策略。第2组综合把控了该地区的整体生态本底、地区产业发展、农村问题,提出了规划策略也非常精准。不足之处是缺少对于大尺度规划整体的梳理,以及规划方案对前期调研提出问题的回应。李峰老师认为两个组同学的成果都非常好,第1组应补充对于“韧性”的综合概念会更完善;第二组对于沙河片区、包括京西稻文化遗产的设计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徐海韵老师提到第1组对于二绿宏观规划落实在中小尺度上的关联性稍显薄弱,第2组对于微观尺度上节点与前面规划的对应性有些欠缺。
汇报第2部分由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系魏菲宇老师主持。首先是来自清华大学第2组:黄川汇、张浩然、牛亚楠、游宇婷、丁惠等进行汇报。该小组通过构建多功能的复合景观廊道,解决多样化连通性的问题,并提出了“4大战略”;“5大线性空间”和“5大功能复合的廊道体系”。通过分类识别,对绿色空间网络进行叠加分析,梳理现状矛盾,整合成二绿地区的复合景观廊道系统。在中观尺度规划中,该小组分别对水文、生态、游憩、交通和产业等方面进行了专项规划,详细介绍了专项的举措以更好实现片区复合景观廊道系统的有效发展,并对5个主要节点进行了详细设计。
北京建筑大学第2组:马金禹、王帆、杜玥、陆诗韵、周维崇。该组同学以问题导向梳理并关注了北京二绿的农业问题,提出了基于都市农业发展的规划理念,确定了“构建农业多功能协同发展”的北京二绿地区定位。通过在生态、生产、社会、文化、游憩五大功能上的总体规划,提出了以绿色生态为基底,两大产业板块与五大功能环节相支撑的片区规划。并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对多解规划的两个方案经行比选和优化。此外,还对位于核心区的5大重点节点提出设计方案。
在第2部分的点评环节中,张尔薇所长肯定了两组同学的工作,提出第1组同学节点设计十分深入,第2组同学从农业角度出发关注二绿具有创意。于涛方老师也为每组同学接下来可以细化完善的方面做出具体指导。提出第2组可以关注北京二绿中林地与耕地相互矛盾的问题,并要使规划设计方案体现北京地域特色。
经过了短暂的中午休息,下午的联合设计课程汇报有幸邀请了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长何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于涛方、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系教授丁奇、北京建筑大学建筑物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张振威、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系傅微老师作为点评嘉宾。
汇报第3部分由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利老师主持。首先,来自北京建筑大学的王安瑶、王佳琪、文吉平、刘会方、陈佳琪小组,分析了二绿的优势产业分布。该组以“磁·吸”为主题构建了“高精尖产业引力环”,并选取亦庄新城片区为试点进行规划设计。将片区定位成“绿色、健康、宜居”的发展模式,以优势产业和宜居环境作为主要吸引力吸引更多资源,以打造“磁吸城镇”。在节点设计中,由核心辐射边缘,绿道串联节点,建立起“健康生活”、“低碳通勤”、“郊野休闲”三大板块。构建可游、可达、可观的绿道,打造了国际合作产业园核心绿地,并对产业、居住及生活配套设施进行了合理规划布局。
接下来,来自清华大学的李雨萌、贾雯芮、高泽宁、王心语、许清如等同学,回顾了绿隔相关理论和北京绿隔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该组提出了提出了“porous loop(多孔有机环)”的概念。以绿色开敞空间为机制,“人居空间”与“产业孔洞”作为斑块的“多孔韧性环状结构”。随后该组进一步选取了位于朝阳区的第9楔片区进行规划,总体上构建了“一心、一带、四廊道、多孔组团”的规划结构,并在人居、产业、游憩三方面进行了专项规划。在节点设计中,该组重点关注了上庄水库的生态修复问题,提升了北沙河城市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以及郊野游憩核心绿道的游憩服务功能。
汇报第4部分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赵智聪老师主持。首先清由华大学“超膜计划”小组进行汇报,小组成员为:张璐霞、王藜喆、王开颜、赵志磊、孙妙晨。该组的规划设计概念灵感来自于二绿与“细胞膜”的共同特点,期望打造出一个“流动连贯”、“有机低碳”、“活力宜居”、“有生态屏障功能”的北京二绿。该组的片区规划选择了二绿中的6号楔形绿地。该地块位于大兴片区,以“故苑乡野、自然田园”为愿景,进行了总体规划,并提出“一轴、两带、两核、多组团”的结构。该组的专项规划中包括生态、宜居、发展腾退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接下来汇报的为北京建筑大学的“绿色引擎”小组。成员包括:杨子茹、毛颜康、田雨泽、王泊涵、肖涵岳。该小组将引导城市发展的绿色空间网络寓意为“绿色引擎”。规划希望通过构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实现“生态斑块保护”,“构建绿道串联绿色空间”,“激活片区发展活力”等功能。片区规划选择二绿中的5号楔形绿地,通过连通廊道连接重要的生态源地、腾退土地以及游憩公园。利用相应技术手段生成“游憩主导”、

“生态主导”以及“综合型”3种绿道选线方案,并最终经过评估后选出最优方案。
在嘉宾点评环节,张振威老师提出区域规划的考虑不应局限于红线内,还需要将红线外的区域当做整体进行考虑。何闽所长也提出清华组中选取片区位于北京中轴线上应考虑突出地块重要特征并与其他区域相互融合。同时评委们肯定了北建大小组研究的深入程度,也提出绿色网络廊道的建设需要整体考虑而非局限于小区域。丁奇老师建议两组同学应对二绿的历史文化方面进行进一步深挖。
最后一部分汇报由我院王瑞琦老师主持,汇报小组为由清华大学的张亚楠、刘恋、俞悦、康鸿安、李熙盈组成的“聚能环”小组。该组将电池中“聚能环”概念引入二绿规划设计中。希望通过规划将流向中心城区,无序蔓延的巨大“能量”通过绿环,以不同角度进行隔离、分流,进而避免城市“摊大饼”式蔓延。该组选取二绿9楔的东北角,提出“三生融合,三区聚力”的概念,实现二绿“聚能”的理念。片区规划从“保护修复”与“激活重构”两方面出发。“保护”部分包括对生态廊道、现有的河流水系的规划。“激活”部分包括对游憩绿道、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激活策略。
在嘉宾点评环节,傅薇老师提出片区规划与“聚能环”概念需要紧密联系,并将研究过程呈现出来。清华大学的庄优波老师肯定了同学们对温榆河地区研究的成果,以及“以点激活,重点突出”的方法,提出如果能继续延伸到“线”、“面”等层次等要素会更完整地构建该地区的绿色空间体系。
各组汇报结束后,由两校参加汇报的全体师生共同评选出了“最佳创意视角”、“最佳逻辑组织”、“最佳表达”、“最佳合作”四个团队奖,以及“最佳创意达人”、“最佳汇报个人”、“最佳表现力个人”、“团队组织达人”四项个人奖。两校老师将精心准备精美礼物颁发给表现突出的小组与个人,以鼓励同学们一学期来的努力。
通过两校师生及评委嘉宾10小时的共同努力,为大家奉献出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盛宴。两校学生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彼此激励,既有研究理念的多维碰撞,也有逻辑体系上的互补耦合,充分地体现出跨校联合设计课教学的优质与高效。此次教学过程中,各组同学的规划设计成果都体现出风景园林学科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也反映出同学们能够运用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以及风景园林学科理论工具,为首都的绿色发展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积极探索。两校同学们的出色表现也赢得了评委嘉宾们的称赞。
最后,两校指导老师们都发表了自己的感受。此次联合设计课教学不仅成为了两校共同的平台,发挥着积极促进作用,更是承载着风景园林学科教育一种全新交流模式。通过联合教学,让两校师生在合作交流中取长补短,进而带动团队进步,形成以课程设计研究推进风景园林学科教育教学的改革的新方向。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北京建筑大学风景园林系与清华大学景观学系能够更加深入地进行合作与交流,使师生们收获更多,期待未来两校联合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供稿:杜玥 魏菲宇
审核:张振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网上 - 考研网上辅导班有用吗 > 学院动态我校风景园林系与清华大学景观学系研究生联合教学课程...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相关推荐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